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0 10:01:13 下載試卷 標簽:機械 大學 自我介紹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7個,會正確書寫9個,逐步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2、熟練地朗讀課文,體會疑問句與反問句的不同。
3、使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和現象,對不懂的問題,能動腦筋思考,尋求答案。
教學建議:
本課生字識讀和書寫比較簡單,除個別須指導外,應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根據已掌握的識字方法,學生能很快掌握。
由于二年級的學生對瓦特很陌生,課前可以讓學生搜集瓦特的資料。對于課文的理解,教師應先讓學生在讀中自悟、自得,然后抓住重點段落,引領學生領悟課文的思想內涵。
拓展習題:
一、比一比,組成詞語。
被( ) 每( ) 爐( ) 吸( )
破( ) 母( ) 護( ) 級( )
二、選字填空。
稱 秤
1、媽媽去集市上( )了5斤水果。
2、叔叔要用( )稱菜。
在 再
1、小朋友( )操場上做早操。
2、媽媽讓我( )看一會兒電視。
相關資料:
瓦特(1736--1819):英國蒸汽機發明家。生于格林諾克的一個工人家庭。由于受家庭影響,從小就熟悉一些機械制造的知識。18歲,他到倫敦一家鐘表店當學徒,利用業余時間刻苦學習,努力實踐,很快掌握了制造象限儀、羅盤和經緯儀等技術。1756年,他到格拉斯哥大學擔任教學儀器的修理工作,進一步熟悉當時比較先進的機械技術。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學修理儀器期間,對紐可門蒸汽機進行了深入研究,找出了它熱效率低的主要原因。經過試驗,成功地制造了蒸汽機。瓦特的蒸汽機大大提高了熱效率和工作可靠性,迅速被各個工業部門采用。
精品教案:
《壺蓋為什么會動》教學設計(一)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瓦特圖像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交流搜集的科學家的資料。
介紹瓦特。(出示瓦特圖象)瓦特是二百多年以前英國著名的科學家,他發明的蒸汽機在全世界廣泛應用,推動了工業的發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瓦特小時侯的故事《壺蓋為什么會動》。
板書課題。認識“壺”。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讀課文,用筆畫出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2、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
3、檢查識字效果。
三、再讀課文,理解感悟。
1、讀文,思考:瓦特在什么情況下發現壺蓋會動的?壺蓋為什么會動?
2、小組討論。
3、全班匯報。
4、重點學習二、七自然段。(結合課文插圖,朗讀理解)
5、師:瓦特通過仔細觀察發現壺蓋會動的原因,你認為瓦特是個怎樣的人?你今后打算怎樣做?
6、學生討論后匯報。
7、小結:你們都是聰明的孩子,希望你們都做個有心人,長大后取得比瓦特更大的成就。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