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4 14:51:56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課件 答案 自我介紹
教學準備
課前,教師準備爬山虎的教學掛圖,設計爬山虎的畫(隱去它的腳),也可制作演示的課件。布置學生課余觀察爬山虎,對照課文內容,了解爬山虎腳的樣子。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爬山虎是一種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蘆等植物那樣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們學習完第25課——《爬山虎的腳》,就能找到答案了。(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由學生自由匯報)。
1.生字中應注意讀音的字有:“拂”讀f*,不能讀成f$。多音字“曲”在這里讀“q&”。“莖”、“柄”都是后鼻韻母。
2.應注意正確書寫的字有:隙、漾、莖、逐、瞧。
3.指名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4.將預習中畫出的不理解的詞句提出來討論。著重討論“空隙、漾、均勻、重疊、蛟龍、蝸牛、休想”等詞語。
5.預習中還遇到哪些問題?(有些問題同學之間當時能解決就解決,有些可放在學習課文時再解決。)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讀讀課文,想想文章是從哪些方面向我們介紹爬山虎的?(爬山虎長在什么地方,爬山虎葉子的特點,爬山虎腳的特點等。)
2.理清文章脈絡。(第一自然段寫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第二自然段寫爬山虎葉子的顏色和樣子;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寫爬山虎腳的特點。)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分別講了什么?(共兩句話,第一句講學校里的爬山虎,第二句講家里的爬山虎。)
3.這段中的哪個字最能體現爬山虎的特點?(爬)
4.齊讀第一自然段。
五、了解爬山虎葉子的特點。
1.輕聲讀第二自然段,理解“剛長出來”和“長大了的”葉子各有什么特點。
2.填空:剛長出來的葉子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長大了的葉子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插圖,重點理解課文怎樣寫長大了的葉子。(抓住“新鮮”、“一順兒”、“均勻”)
4.朗讀指導:讀出葉子的美來。
5.試著把這一自然段背下來。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