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4 15:30:58 下載試卷 標簽:復習 閱讀 學習方法 教師 填報指導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拼讀注音的生字,學會8個生字。重點學習"若、昂、崩、震"這四個易錯的生字;讀寫"平靜"等九個詞語,能夠理解并運用這些詞語。
2、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的結構:按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三部分來寫文章。
3、重點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通過自讀課文能讀懂些什么。
二、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認讀幻燈片。
2、錢塘江潮的錄像片段。
三、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看課題《觀潮》,你能想到什么問題。讀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些什么。(觀潮的地點、時間、簡單概括當時的情形)
(二)學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請學生說說自己已經學會了哪些生字。(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2、重點交流的幾個字:
"若"為上下結構,下半部分是右,不是古;
"昂"的左下不要多一撇;
"崩"的形近字區別,嘣,蹦,繃,漰等;
"震"注意下面部分是辰字。
3、課文看看文中有沒有自己不理解的詞,提出來集體交流。
4、用上課文中的一個或幾個詞語說話。
(三)了解文章結構
再讀課文,自由找伙伴分工朗讀課文。集體評議哪種分工方法好。
可能的幾種情況:1、四人小組朗讀,每一個自然段,對此種讀法加以肯定。
2、三個小組朗讀,按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后分工,對此方法要表揚,是正真的讀懂了課文。
老師點撥,這篇文章就是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后的時間順序寫的。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潮來前)
1、明確錢塘江大潮的時間是農歷八月十八;最佳的觀潮地點是在海寧市鹽官鎮;這潮被稱為"天下奇觀"。
2、潮來前的情形是怎樣的,作者從兩方面進行描寫。
一是周圍的景物江面、古塔、中山亭、觀潮臺、遠處的小山(特點非常平靜);
二是當時的人們(人山人海、昂首、等著、盼著)
3、指導朗讀該段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課本以外有關于錢塘江大潮的資料。
3、復習學過的生字新詞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