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4 16:08:32 下載試卷 標簽:火車過橋 語文 語文教材
教學準備
錄音機、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21搭石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學生可能會提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在什么地方搭石頭?為什么要搭石頭等相關問題)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出幾個主要問題。
二、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并且在自己讀明白的地方或者讀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1.指名讀課文,相機出示“譴責、俗語、協調有序、人影綽約”等詞,指導讀準字音。
2.誰來讀一讀你已經讀懂的句子或者自然段?
如果學生讀到一自然段,相機指導學生勾畫并讀一讀寫搭石的句子。
三、出示掛圖“看,這就是人們過小溪時踩踏的搭石。就是這一塊塊普普通通的石頭,卻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請大家再讀一讀課文,看看哪些詞語或者句子能讓你體會到鄉親們的美好情感,把他們劃出來。
1.小黑板相機出示幾個重點句。
“上了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上了年歲的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有什么感受?(指名說感受抓住重點詞語“無論只要一定踏幾個來回直到”)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引導學生說出自己不同的感受,讀出自己的體會來。)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什么是“理所當然的事”?舉幾個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事說一說。師歸納:對,像同學們剛才所說的都是理所當然的事,都是我們每個人不講任何條件都應該做的事,是做了以后不求回報的事。那么課文中指什么事是理所當然的?說說你的感受,再帶著自己的感受讀一讀。和小組同學演一演。
四、鄉親們有什么樣的美好情感呢?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第二課時
一、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感受到了鄉親們美好的情感。同學們在上一堂課還在其他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做了記號,今天咱們繼續學習課文,把你還沒讀懂的地方提出來。(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讀懂“緊走搭石慢過橋”的俗語,體會景之美。)
二、就在這美麗的山村,清澈的小溪中那一塊塊,一排排的搭石,聯結著故鄉的小路,更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到處都洋溢著美好的情感,你們看,一個承諾也溫暖了許許多多面臨重重困難的人們,請大家自己讀一讀小黑板上出示的短文《一個承諾》。“這是美國東部的—個風雪交加的夜晚,推銷員克雷斯的汽車壞在了冰天雪地的山區,野地四處無人,克雷斯焦急萬分,因為如果不能離開這里,他就只能活活凍死。這時,一個騎馬的中午男子路過此地,他二活沒說,就用馬將克雷斯的小車拉出雪地,拉到一個小鎮上。當克雷斯拿出錢對這個陌生人表示感謝時,中年男子說:“我不要求回報,但我要你給我一個承諾,當別人有困難時,你也盡力去幫助他。”在后來的日子里克雷斯幫助了許多人,并且將那位中年男子對他的要求同樣告訴了他所幫助的每一個人。6年后,克雷斯被一次驟然發生的洪水圍困在一個小島上,一位少年幫助了他。當他要感謝時,少年竟然說出了那句克雷斯永遠也不會忘記的話,“我不要求回報,但是我要求你一個承諾……”克雷斯的心里頓時涌起了一股暖流。”[
三、課文中,你最喜歡哪些句子?請自己再讀一讀,然后抄下來。(播放背景音樂:愛的奉獻)
四、各學習小組自學生字,對容易出錯的字相互提醒。
學習目標
1.會認“譴、惰、俗”等七個字,會寫“洪、暴、猛”等11個字。
2.積累文中喜歡的句子。
3.感情朗讀課文,感受文中體現出的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搭石》教學設計二
教材分析
搭石在農村是司空見慣,而城里的孩子卻是見所未見,缺少農村生活體驗的城市學生,要領會文中搭石的美以及聯結著家鄉的小路,聯結鄉親美好的情感,存在一定的困難。本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讀懂字里行間的意思,更要讓學生透過樸實的文字感受鄉村人們走搭石的情景,感受山里的人樸實、善良的人性之美。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因此,本節課的設計力求體現“探究、實踐、體驗”的學習方式。在教室搭建搭石讓學生走一走搭石,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走搭石的情景引導學生充分地研讀課文,合作探究,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結合畫面體驗,理解文本。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美的。
2.理解“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句子的深刻含義
課前準備
鋪搭石用的石頭。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步學習感知課文,自學生字新詞,交流自己學習收獲,對課文進行質疑。
第二課時
一、復習,質疑
1.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搭石》這篇課文,同學們從中讀懂那些內容?
2.在學習中還有哪些疑問需要大家討論的問題?
二、學習課文,解質疑
1.在這些問題中“為什么說搭石,構成家鄉一道風景呢?”,這道題理解了,其它的幾個問題就迎刃而解。
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風景是什么意思?
師:是啊,風景是指美麗的地方,文中哪些地方描寫了家鄉搭石的“美”,請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
師:不錯,我們的班的同學真會讀書,找出了文中描寫搭石美的句子,請自己再讀一讀好好體會一下家鄉的搭石到底美在哪里?
(生說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師相應指導學習,師簡筆畫)[
2.找出文中描寫人們排搭石的關聯詞(“無論……只要……直到……才……”)讀讀,從這些關聯詞中你讀懂什么?
課件:課間同學在操場做游戲,做得很高興,可看到地上有紙張,他們都會停下來把紙揀干凈。
①誰能用書上關聯詞(“無論……只要……直到……才……”)說說這件事。(小組交流)
②“在家鄉上了點歲數的人“無論……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穩”他為什么“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石塊搭上而且還要在再上邊踏上幾個來回?這是什么美?所以這一段應帶著什么語氣來讀這句?
【通過對照親身體驗,感受鄉親們美好的心靈】
3.這里的人心真美。還有哪些句子也是寫家鄉搭石的美?
4.你是從哪里看出來?輕聲讀這段話,想象那優美動人的畫面,說說你眼前浮現出什么情景。(簡筆畫)
【簡筆畫勾勒,再現人性之美。研究表明,看一遍比聽一遍所獲得的信息多1.66倍。單憑聽覺,一份材料3天后只能記住15%;單憑視覺3天后只能記住40%;如果視聽結合,3天后則能記住70—75%。通過簡筆畫把老人擺搭石、一行人走搭石、在搭石前互讓、背老人走搭石一道道亮麗山村風景圖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感受山村搭石的美,感受鄉親互幫互助的心靈美。簡筆畫在給學生傳遞信息的同時也給學生想象空間。】
師:同學們很會想象,老師這兒也有一排搭石,誰敢來走一走?
(學生一個個爭相上來走搭石,師隨機抽幾個上臺走搭。)
A(一個人走)
師:你為什么要走這么快?
B(兩個人走)
師:你想辦法超過他?
師:你為什么不超過他?
師:所以走搭石……
生齊:不能搶路。
C(三人一起走第一個人突然止步)
師:他突然上步會造成什么情況?
師:所以走搭石……
生齊:不能突然上步。
D三人依次走。
師:這就叫……(協調有序)
【情景演示,展示人性之美。文中“緊走搭石慢過橋”、走搭石不能搶路、不能突然止步、一行人走搭石人影綽綽,協調節器有序,對于沒見過搭石,更沒走過搭石的城里的孩子,單靠讀文是很難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根據研究表明識別一種東西,用語言描述,要用2.3秒;用線條符號和圖示要用1.5秒;用黑白照片,要1.2秒,用彩色照片,要用0.9秒;用實物要用0.4秒。因此在課中請一個學生走,后師問:“你為什么要走這么快?”生:“保持平衡,不會摔倒。”無需教課開講解,看到眼前的情景學生自然理解“緊走搭石慢過橋”的意思;再請兩個學生一起走搭石,讓后面學生想辦法超過前面的學生,師:“你為什么不超過他?”生:“搭石太小,我沒處落腳。”師:“所以走搭石……”,生齊:“不能搶路。”;三人一起走第一個人突然止步,后面的學生從搭石上落下來,這就是不能突然止步;最后讓一行學生依次走過搭石,這就叫協調有序。在情景展示中增強學生的體驗,感受鄉村人們走搭石的美景。】[
5.真是給人畫一般的美感。(出示畫面,這是什么美?)能把這美感讀出來嗎,讀出疊詞給人的韻律感。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人們擺搭石、走搭石的情景,文還有哪些句子也寫出搭石的美?
師:你再給大家讀一下,同學注意聽這一句寫什么?(簡筆畫)
師:還有呢?
“假如遇到……”
師:“理所當然”什么意思?為什么人們會看成“理所當然”?
師:為什么人們會覺得是應該的?
師:是啊,這兩句話讀來讓人感到融融鄉親之情,讀起來讓人感到多么親切。誰能把這親切感讀出來?誰能讀得更親切一點?指讀。
6.老師跟你們配合讀好嗎?老師讀前面的詞語(如果……,總會……。假如……年輕人總要……)停下來后你們接著讀。
【讀中感悟,領會人性之美。語文不僅是工具學科更是人文學科。語文課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教給孩子某種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過一篇篇凝聚著靈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個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并最終積淀成為人的精神世界最深層、最基本的東西-----價值觀和人生觀。要實現語文課這一教學目標,就必須強調通過讀以獲得感悟的教學方法。“一讀”領會自己能讀懂的內容,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二讀”找出文描寫搭石美的句子;“三讀”帶著贊美的語氣讀這些句子領悟鄉親心靈美的情感;“四讀”,讓學生輕聲、自由地讀。讀時做到如醉如癡物我兩忘,把讀書、理解、表達融為一體,做到心靈得到凈化,情感得到陶冶。】
師:剛才同學提的這些問題都解決了嗎?(逐一把已解決的問題擦掉。)
7.學習、了解了作者家鄉的搭石,你會發出怎樣的贊嘆?作者發出怎樣的感慨?
生齊讀:第5自然段。
師:“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這是贊美什么?
師:還贊美搭石的什么?
師:鄉親哪些美好的情感?
(小結:擺搭石、走搭石、互讓、背老人過搭石板書:心美)
三、布置作業
1.讀課文感受文中描寫的景物美和人們心靈的美;
2.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寫一件平凡事物中的美。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