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5 00:05:31 下載試卷 標簽:教案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
1、由三年級學過的《夜宿山寺》引入新課,板書題目《望廬山瀑布》,提出學習任務,討論學習步驟和方法。
(讀熟—讀懂—想象—背誦—默寫)
2、讀詩,要求學生用各種方法讀熟,為理解打下基礎。
3、理解。在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找不懂的地方,并借助字典、詞典理解,教師適時點撥指導。如:香爐、生、紫煙、掛前川、九天。
4、說說詩的大意。先同桌互說,再匯報說。
5、背誦。
(1)試背。
(2)匯報背誦結果。
二學習《山行》。
1、導入新課。
2、試讀古詩。
自由輕聲讀、指名輪讀、分小組齊讀、教師范讀、全班齊讀。
3.理解詩句。
(1)四人小組討論,解決重、難點詞句。
學生邊讀邊畫出不懂的詞句,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各組之間互相提問解答。
(2)粗通詩意。
試著把每行詩的意思說一說,先自由試說,再指名說。
4.練習背誦《山行》。
三、指導感情朗讀。
1.展開想像。
你看到詩中如畫的景色,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2.再讀這兩首詩。
各小組,小組成員進行朗讀比賽,看誰讀得最美,讀得最陶醉,讀得最有滋味。
3.比較閱讀。
看看這兩首古詩有什么相同之處?又有什么不同之處?
四板書課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自學與合作學習。
1.按“讀、思、背”的順序和方法,先嘗試自學。
2.小組合作學習。
五、交流與檢查。
1.各小組派代表朗讀古詩。
2.各小組互相提問,教師適當提問,理解重點、難點詞句。
3.各小組派代表說說詩句的意思。
4.各小組可用不同的形式進行背誦匯報。
六、朗誦、畫畫。
1.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配樂朗誦。
2.完成課后思考、練習3,想像詩句描繪的景色,用筆畫下來。
七、布置作業。
1.寫生字。
2.默寫《望廬山瀑布》《山行》。
附:板書設計
望廬山瀑布祖國大好河山
山行愉悅、快樂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思念家鄉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并背誦古詩。
2、默寫《望廬山瀑布》、《山行》。
(二)、過程與方法:
在預習的基礎上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默寫古詩。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