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5 00:50:44 下載試卷 標簽:教案
1.課前可以布置學生搜集有關仿生學的課外資料,制作資料卡片。有條件,教師可以準備有關仿生學的圖片或制作相關課件,在課中或課尾適當穿插,增強教學的趣味性,開闊學生的視野。課文后的“資料袋”既是一個引子,也為學生制作資料卡片提供了范例,要滲透到教學中去。
2.以下教學思路供參考:教學時,要以教學過程的優化來達到教學效果的優質。一是初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要讓學生充分自讀,達到正確、流利朗讀,不懂的詞語初步自學理解,能大致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二是精讀,深入體會課文內容。著力明確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受到啟示的,以及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系。三是練說,積累運用語言。引導學生對照圖,自己組織語言,說清楚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達的工作原理。四是拓展,激發閱讀與探究興趣?梢越涣髡n前搜集的信息資料,也可適當交流課后的“小泡泡”中的要求──“我也要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示,設計一個小發明”,布置閱讀關于仿生學的科普讀物。
3.教學本文,教師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引與獨立閱讀能力的培養,積極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新方式。教師可以提出或師生共同提出一些閱讀建議,讓學生自主選擇,獨立閱讀,再組織合作探究與交流。比如:
關于主要內容的概括,可以讀全文扣住課題歸納,也可以聯系課文重點歸納,如:“在漆黑的夜里,飛機怎么能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科學家通過“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里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科學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使“飛機在夜里飛行也十分安全”。當然,在比較準確概括的基礎上可引導學生說得精練一些。這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注意課程標準關于中年級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不要急于求成。
關于課文重難點的突破可以選用多種學習方法,教師要大膽放手并善于組織與調控?梢赃x用填表法、畫圖法、填空法(見課后練習):
試驗順序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試驗結論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可以采用表演的方法;還可以創設“仿生學科普知識展覽”的情境,讓學生當“小小講解員”上臺介紹,下面的“觀眾”現場提問。使對課文內容的體會與口語交際整合起來。不管采用什么方式教學,都要給足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都要十分關注學習暫時困難的學生,對他們及時督促、耐心點撥、熱情激勵。[
關于讀書的方式,要根據學習內容與任務的需要,引導學生選用朗讀、默讀、瀏覽、跳讀等合適的方式,要把讀書與圈點勾畫結合起來。同時,在朗讀時可以適當結合一些詞語引導學生明確:人們從大自然受到啟示,有所發明創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往往要付出艱辛的代價,甚至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如“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終于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一句中的“反復”“終于”等詞語。
4.本課有12個要求會寫的生字,會認的字也包括在這12個之中。可以引導學生找規律、編兒歌等來識寫生字,如本課的形聲字,有10個是左右結構的字。要注意“蝙(biān)”不要讀成“(biǎn)”,“熒(yínɡ)”不要讀成“yín”,“揭”里面不要多寫一豎。
《蝙蝠和雷達》A、B案
學習目標
、僬J識7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飛蛾、蚊子、避開、敏銳、鈴鐺、蒼蠅、揭開、推進、障礙物、熒光屏、橫七豎八”等詞語。
②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和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系,激發熱愛科學,樂于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鬯鸭⑴c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信息搜集與處理能力。
課前準備
、偕衷~卡片或抄寫有生字新詞的小黑板。
②教師搜集有關仿生學的圖文資料,準備蝙蝠圖片、雷達圖片。
A案
第一課時
●以圖為媒,引入新課
。ㄒ来纬鍪掘鸷屠走_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請說一說你對它們的了解。
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蝙蝠和雷達》。(板書課題)
●朗讀課文,讀通讀順
、僮杂衫首x課文兩遍,難讀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趦扇艘唤M輪流讀課文,互相認讀生字詞。
、鄢鍪緦懹猩衷~的小黑板,指名開火車從讀生字詞,提示學生注意形聲字和“蝙、熒”等字的讀音。
●默讀課文,歸納大意
①課文主要講什么?請大家默讀全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谥该f,教師根據說的情況,小結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學是抓住課題聯系課文歸納的,有的同學是把課文各部分意思連起來歸納的。[
●填表助學,自主閱讀
①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關聯詞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說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問?請讀出疑問的語氣。
、勰x四、五、六自然段,填寫下表。(表中加黑部分為需填寫的內容,答案供參考,只要學生抓住要點即可,語言是否簡潔不做重點強調)
試驗順序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試驗結論
第一次
把蝙蝠眼睛蒙上,讓它在拉有許多繩子系有鈴鐺的屋子里飛。
鈴鐺一個也沒響,繩子一根也碰著。
蝙蝠夜間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蝙蝠到處亂撞,鋃鐺響個不停。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蝙蝠到處亂撞,鋃鐺響個不停。
、劢涣鳎合仍谛〗M,再在班上交流填與表格的情況。
、茏x讀課文,同桌互相看圖表,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探路之謎的。再指名上臺介紹。
、菪〗Y:
a.出示句子“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終于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說說從句子中體會到什么?(感悟“反復、終于”)
b.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雷達與蝙蝠有什么聯系?下節課我們再來閱讀探究這些問題。
●范寫生字,練寫字詞
教師示范難寫的生字,如“避、揭”等,引導學生注意本課生字大多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部首只占三分之一,右邊占三分之二,字要寫得勻稱整潔。
第二課時
●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俾爩懕菊n生詞。自我批改,錯的訂正一遍。
、谥该f一說課文大意后引入新課:這節課我們重點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以及雷達與蝙蝠之間的聯系。
●合作閱讀,突破重難點
、僮杂勺x七、八自然段,想一想上述問題。
、谝匝荽僮x,理解蝙蝠探路的辦法。
指三名同學表演,一生當“蝙蝠”,一生當“蝙蝠嘴里發出的超聲波”,一生當障礙物。
③以畫促讀,理解蝙蝠探路與雷達之間的聯系。
a.請用圖示求表示蝙蝠幅探路和雷達探測。(下列圖示供參考)
b.填空,看圖說一說雷達和蝙蝠之間的聯系。
飛機上的雷達就像是騙幅的()。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達的熒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小結全文,延伸拓展
、倌x全文,說說你從本文中受到什么啟示?適當交流“我也要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示,設計一個小發明。”
②閱讀文后“資料袋”,教師出示有關仿生學的圖片,補充相關文字資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閱讀與探究興趣。
、鄄贾脤W生課外搜集關于仿生學的資料,有興趣的話,結合綜合性學習,設計小發明并動手實驗。
(湖北宜都劉春林)
B案
第一課時
●初讀,整體感知
、僮杂勺x課文,同桌相互逐段讀課文。
②小黑板或課件出示生字詞,打亂齊讀,指名讀,正音,說說已理解的生詞意思。
③自由讀,說說課文要講什么?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揭示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把各部分意思連起來;抓住課文要點或者引用能概括大意的原話。
●研讀,感悟重難點
、傩〗M合作探究:科學家做的三次試驗及其結論;蝙蝠是怎樣探路的,雷達是怎樣探測障礙物的。
、坌〗M推薦代表向全班匯報研讀收獲,代表發言,小組成員或其他組代表補充發言。
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或過程中,教師課件演示(如制作動畫片、畫圖示)三次試驗的情景和蝙蝠探路、雷達探測的示意圖,使學生直觀感受;然后讀一讀課文,填寫課后的填空題,明確雷達與蝙蝠之間的聯系。
●抄讀,積累字詞句
、俪鍪舅猩,學生觀察字形結構(大多數是左右結構),教師范寫難寫的“避、揭、礙”等字,學生在生字本上寫一寫所有生字。
②學生勾出新詞語和重點語句,讀一讀,抄一抄。
第二課時
●讀課文,復習鞏固
、俾爩懽衷~。
②仿照寫句子。(即使……也,終于等)
③讀課文,說說文章主要內容。
●講讀,學當“解說員”
、賱撛O情境:有一群低年級小朋友,非常想知道蝙蝠與雷達之間的科學秘密,今天,我們就來當一當“小小解說員”,F在請大家根據提示讀一讀課文,準備準備吧!
解說要點:
a.提出問題──飛機在夜里為什么能安全飛行?[
b.科學家做了三次試驗,揭開了蝙蝠夜間探路的秘密。
C.科學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解決了飛機夜間安全飛行的難題。
②同桌互講,再自薦或推薦在全班講。如果有條件,可帶學生到學前班(或低年級班)當“小小解說員”。
③小結評議上臺同學的解說情況,主要是表揚與激勵。
●趣讀,學做資料卡片
、僦该x課后的“資料袋”,了解什么是仿生學,教師出示課件(圖文并茂),補充介紹相關信息,激發學生濃厚的閱讀與探究興趣。
、趯W生拿出各自所帶的課外資料,教師下發“資料卡片”,指導學生閱讀、精選、仿照課后“資料袋”制作自己的資料卡片,注意內容要精選自己讀得懂的,不要長篇大論原文全抄。教師下發的“資料卡片”可設計為:
類別仿生學小資料搜集人_________日期_________編號_________
③展示交流資料卡片:先在全班展示──宣讀、實物投影展示,張貼在“學習園地”或“展示臺”中等,再各自找小伙伴交流。
●回讀,觀察小練筆
、賹W生自由地朗讀全文,回顧學習過程,談自己的收獲與體會。
、谡n堂小練筆:描述“配合”的情景。
a.齊讀句子“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里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引出“配合”一詞。
b.請兩名學生表演一幕雙簧(可事先排練并“保密”),其他學生觀看后寫一、二段話,描述兩個小演員相互“配合”的情景。
c.宣讀交流,點評兩三篇。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