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5 01:58:10 下載試卷 標簽:哲理故事 閱讀 閱讀材料 高中生活 診斷活動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熱愛生命”為主題來組織安排教學內容,這個單元共安排了四篇主體課文《觸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和《花的勇氣》,一個“閱讀鏈接”,一個語文天地。
《觸摸春天》描寫了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來感受春天美好景色的故事,說明了任何人都在自己的內心創造著繽紛美麗的世界。作者用細膩的筆法、生動富有感染力的語言來表現了盲童安靜豐富的、熱愛生活的內心世界,刻畫了一個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生命也熱愛世界上其他生命的盲童女孩感人形象。
“閱讀鏈接”擇取了盲人女作家海倫·凱勒的一段內心獨白。這段文字主要講海倫·凱勒是怎樣的用手來感受現實生活的細微變化,從而在內心描繪出大自然的神奇、可愛。
《永生的眼睛》講述了“我”的母親、父親在死后捐獻了自己的遺體器官──角膜的故事。作者通過“‘我’對捐獻母親遺體的角膜不理解,爸爸‘對’我進行教育;爸爸的言行感動教育‘我’,‘我’給女兒講‘我’爸爸的故事并感動了女兒”的故事,展示了我的父輩為了他人能夠更好的生活,盡自己最大所能來幫助別人延續生命、生活得更美好的美好品德,并借此來教育所有的讀者,宣揚了“一個人不但自己要熱愛生活,活的美好,還要為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努力”的道理。
《生命生命》是一篇議論性散文。作者對生活中極為普通的“飛蛾奮力掙扎逃生”、“小苗頑強地從墻縫里鉆出來”、“傾聽自己的心跳聲”作了深深地思考,表達了“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要讓自己獲得更加光彩有力”的人生哲理。
《花的勇氣》細致描寫了“陽光下藏在花叢里的花”和“涼風細雨中一下子全冒出來的花”的變化過程,感悟到:“花朵也有實現自己生命價值的勇氣”,借此表了自己對生命的意味的理解:“勇氣”。
作者在這篇文章中重點描寫了“花”和它的周圍環境,在對比中,引領讀者感悟到“不論在什么環境下,都要有勇氣來實現自己的價值,這是對生命的珍愛”。
主體課文后面是“詞語盤點”,然后是《語文天地》。
《語文天地》中,編者安排了如下內容:
口語交際·習作
口語交際和習作的內容是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現象和身邊熱愛生命的故事,并在交流的基礎上寫下來。然后,開展一次語文綜合活動:把習作和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辦一期墻報。教材為學生給出了“非典期間,白衣戰士用自己生命換來他人生命”、“花草樹木頑強生長實現生命”的資料提示。其用意在于為學生的資料搜集、觀察調研開拓思路。
我的發現
通過同學對話的方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學習實踐中來體會“讀書要聯系上下文、時代背景、生活經驗來仔細思考含義較深刻句子的意思”的方法
日積月累
為學生介紹了三句“實現生命價值”的格言,一方面作為對象,引導學生閱讀背誦,再一方面為學生拓展積累提供了范例。
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安排了“手不釋卷”的故事。一方面引導學生探究中國漢語言文化的特征──好多成語都有典故的,本文除了題目“手不釋卷”是成語以外,里面的“人分別三天,就得另眼相看”是成語“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解釋,激發學生探究漢語言奧秘的興趣;另一方面,本文也作為“熱愛生命”閱讀主題的豐富與拓展──怎樣才能實現自己生命的價值?首先是要多讀書學習。
整個單元的教材各個版塊被“熱愛生命”這一生命文化主題給密切聯系在一起。“導語”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揭示了本單元的主題內容;四篇主體課文和一個閱讀鏈接從“每個人都渴望得到美好的生活、在內心創造著繽紛美好的生活”、“每個人都有幫助他人延續生命、為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應有的努力的義務”、“世界上,凡是有生命的東西,都希望實現自己的價值”、“實現自己的價值需要頑強的勇氣和不懈的努力”的角度,使學生感悟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如何實現生命意義和價值。口語交際·習作以及語文綜合活動,從實踐與表達的層面,來促進學生把“認知”轉化為內心深刻的體驗。“日積月累”和“成語故事”是對學生“通過本單元學習所得到認識和體驗”的進一步豐富和拓展。“詞語盤點”是常規性的積累練習,“我的發現”是為學生更好地進行本單元學習而安排的方法的歸納性練習。
【單元整組教學設計】
單元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習掌握“徑、暢”等17個生字,認識“裊、濫”等12個字;練習積累詞語,要求會寫會用其中的三十一個詞,認識、記憶25個。
2.了解盲人是怎樣來了解世界的;了解人體器官移植的知識;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生命現象。
3.練習積累關于“熱愛生命”的哲言名句。
4.學習結合上下文、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時代背景來理解含義較深刻的句子。
5.繼續練習圍繞主題進行資料搜集、觀察、實踐探究的能力、口頭和書面表達自己的探究結果、體驗和感受的能力。
6.培養學生通過朗讀能力、抓住關鍵詞句來品味語言的意識和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采用“整體感知、部分體驗與主題實踐、整體回顧”的方法,進行單元整組教學,在單元各篇課文和課外資料進行聯系和比較中閱讀,運用資料閱讀課文,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和思想;通過整體回顧來進行知識和思想的系統整理。
2.在大量閱讀、實踐探究的基礎上來進行口語交際和習作。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體會生命的權利、價值意義,感受生命的美好;培養珍愛自己生命、努力實現自己生命價值的意識;培養關心熱愛自然界一切生命、幫助他人延續生命的態度。
2.認識語文在生活中的價值,熱愛語文,享受語文實踐的樂趣。
教學設計理念:
本單元教學按照整組教學的思路來進行綜合設計:用綜合實踐活動貫穿這個教學單元的教學過程,把課文學習、語文天地的教學有機地排在活動的各個環節,使單元教學過程成為一次融課內學習與課外實踐活動于一體、語文學習與熱愛生命教育融為一體的系列化綜合活動過程。以此調動學生對整體感知單元教材的興趣,培養學生從總體上感知、把握單元學習內容的能力,激發學生對單元學習主題進行探究的欲望。
本單元整組教學設計:
單元整體感知(1-2課時)
本環節內容主要包括:引導學生把握單元的主題內容;對整組課文進行總體感知;布置安排綜合實踐活動。
主題綜合時間的總體思路:
本單元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是:“關于生命,我知道了……”
活動分為四個階段:我想知道(結合整體感知,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確定實踐探究的主題)、我去探究(通過閱讀和實踐探究活動,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去尋找資料和答案)、我做整理(對獲得的各種資料、實踐探究的經歷、體驗進行整理)、我好感動(表達自己了解道德和自己的感受,包括口語交際和表達、辦主題墻報)
教學流程
一、談話倒入,引起學生對“熱愛生命”這一主題的關注。
教師介紹“2004年11月11日,兩名14歲少年在昆明機場,偷偷爬上了一架客機起落架艙上,該飛機起飛時一名當場摔死,另一名隨飛機抵達重慶江北機場。”的消息,引發出討論:讀了這個消息,你們想到了什么?
在學生討論、發表自己對這則消息看法的基礎上,針對學生談到的“應該珍惜生命”的基礎上,引導歸納出“要熱愛生命”的主題,引出課文中的導語。
二、回憶,實現新舊知識銜接。
引導學生回憶四年級上學期在《品德與社會》課上學過的“美麗的生命”,交流:在品德與社會課上,我們了解了哪些關于生命的知識?我們懂得了什么?
(要點:生命是美麗的、美麗的世界石油美麗的生命組成的、我們的生命是在長輩們的呵護下成長的、生命只有一次應該珍惜、健康地生活、要為他人更好地生活做出努力、要注意安全保護自己的生命等等。)
三、瀏覽整組課文。
思考:這一組課文,主要談了哪些關于生命的故事?哪些內容寫出了我們過去不曾知道的事情?你喜歡哪一篇,認真地看一看,想一想,這篇文章主要講了關于誰的生命故事?
交流介紹。
總結歸納:整組課文主要介紹了一些生命現象和人們熱愛生命的故事。
四、進行主題綜合實踐活動。
第一階段:我想知道……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剛才讀過的哪些內容你很感興趣?想更多地知道什么?為自己確定一個主題。結合學生討論,教師幫助學生確定自己要探究、了解的主題。
主題及探究方式參考:
動植物和人類生命現象探秘──我的新發現:資料搜集、選一種喜歡的動植物,實踐考察;
怎樣做才算熱愛生命:通過回憶上學期學過的品德與社會第一、二單元內容,閱讀本組教材、課外閱讀;
熱愛生命的好榜樣:讀書、查找資料、身邊人物調觀察、調查、訪談。
五、布置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以后的課文學習和實踐活動。提示學生準備好主題學習卡片,做好資料積累工作。
單元部分體驗──主體綜合實踐活動第二階段
部分體驗一(6課時)
《觸摸春天》+閱讀鏈接+《永生的眼睛》+《語文天地》“日積月累”“習作參考資料(一)”
主題意義的建立:認識生命權利的意義、生命的美好,認識到盲人也在為自己創造著繽紛美麗的生活,每個人都有義務為他人延續生命、美好生活做出能做的一切。
一、《觸摸春天》
1.初讀課文,學習本課生字、不懂得詞語,讀通課文后,思考:本文講了一個誰的怎樣的故事,能夠講下這個故事。
2.從文中的盲童女孩引出《閱讀鏈接》的學習,了解,在盲人女作家海倫.凱勒看來,盲人是怎么了解這個世界的?在盲人看來,這個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勾畫出有關語句,讀一讀,想一想,讀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全班匯報交流。
3.回讀《觸摸春天》,想一想:本文的盲童女孩安靜與海倫.凱勒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引出安靜怎么用手來感受美好生活的)書上是怎么描寫的?勾畫出來,認真讀一讀(學生勾畫出安靜用手來感受春天美好景色的語句)。讀了這些內容,哪里是你受到了感動?(結合學生匯報,引導學生抓住流暢、磕磕絆絆、慢慢、極其準確、悄然合攏、驚訝、張開、仰頭張望等詞語,體會小安靜雖然是盲人,但是她通過觸覺特別是手感受生活的感人情景。)
4.再讀課文,看一看有什么問題需要提出來與大家一起討論?
學生提出自己讀不懂得問題,教師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和自己的實際展開討論(通過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抓住“真是一個奇跡”、“畫出一條弧線、極其優美的曲線、飛翔的概念”、“誰都有生存的權力,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等語句,引導學生結合小盲童安靜的故事和海倫.凱勒內心獨白、自己的生活實際來體會語句的意思)。
結合討論,指導學生朗讀。
5.體會,在文章當中,作者表達了自己對小安靜怎樣的態度?指導朗讀課文。
6.自我回顧:回想你要探究的“主題”:從上面的學習中,你知道了什么?把有關的內容及在自己的主題學習卡片上。
7.《語文天地》“我發現了”部分內容的教學:回憶:在本課學習中,我們提出了那些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我們是怎么理解這些含義深刻的句子的?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實踐來歸納總結一般性策略。
8.指導書寫生字詞。在詞語積累本上抄寫自己認為好的詞語。
9.勾畫出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背一背。
二、《永生的眼睛》
1.圍繞如下四個方面來展開學習本課。
(1)在解決了字詞問題的基礎上,自己讀這篇文章,了解把握這篇文章寫了怎樣的故事。(要求學生做到比較細致的敘述)弄懂與前面一篇文章有什么聯系。
(2)這篇文章中父親母親的做法,告訴了我們怎樣的道理。找出相關的語句(包括父親對“我”的教育和孩子的話、我的感受。)
(3)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我真正領悟了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結尾一段孩子的話。課題──“永生的眼睛”。可以采用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的方法,抓住這些語句,然后運用前面學習歸納出的方法來進行理解,深化對本文情感和思想的體會。)
(4)找出課文中自己受感動的地方,勾畫出來,練習朗讀。
2.討論:學了本文以后,你對熱愛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寫在自己的主題學習卡上。
3.拓展閱讀:人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獻出愛心,延續生命》(P10),閱讀后討論:這些白衣天使跟《永生的眼睛》有什么相似點,有什么不同點?
4.閱讀“日積月累”,用前面學到的內容來具體解釋一下這些名人哲言。要求課下進一步搜集積累更多的類似名人哲言。
5.小組檢查、匯報前段實踐探究進展。選代表匯報進展情況,提出遇到的問題。
6.結合你確定的探究主題想一想:前面這些課文的學習對完成你的探究主題有什么啟示、幫助?參照學習的內容,繼續進行主題實踐探究。(此環節可以針對學生的討論,結合學生在實踐探究中遇到的問題,對實踐活動給以進一步針對性的具體指導)。
7.勾畫、抄寫自己認為好的語句和詞語。
部分體驗二(4課時)
《生命生命》+《花的勇氣》+《語文天地》“手不釋卷”、“參考資料二”
一、預習《生命生命》、《花的勇氣》,解決字詞,想一想,這兩篇課文所寫的對象與前面的內容有什么不同。
二、《生命生命》
1.檢查預習情況,重點檢查對字詞的學習情況。讀通課文。
2.讀書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要求學生作比較細致的敘述)
(引導學生歸納出本文主要寫了飛蛾奮力逃生、小瓜苗頑強從墻縫中長出、靜聽自己心跳等內容)。
3.想一想,文中對“飛蛾、小瓜苗”的介紹中,哪些句子是你產生了關于生命的感悟?勾畫出來,想一想,他們使你產生了怎樣的感悟?為什么?
(結合學生的自讀、勾畫、交流,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翅膀,我感到了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那小小的種子里飽含著多么強的生命力啊!….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的意思,體會到任何生物都有生存的權力,都有頑強的生命力,任何生命現象都對人有很深的啟示。理解句子的教學,要提示學生聯系前面課文的學習、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此刻飛蛾、小瓜苗“如果是人會怎樣想?”,在課文情境中體會他們頑強的生命欲望和活力。)
討論理解后,練習朗讀,讀出對飛蛾、小瓜苗的敬佩。
(朗讀過程中,老師要針對句子中的關鍵詞句,從體會它們的求生欲望和頑強生命力的角度給與必要的指導。)
4.讀“我”的思考,提出讀不懂得句子。結合以前學過的文章、聯系上面的“飛蛾、小瓜苗”、自己的生活經驗想一想:作者說這些話主要想強調什么?
聯系“日積月累”中的名人哲言,想一想: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練習朗讀。
5.閱讀《手不釋卷》,說說本文講了怎樣的故事。說說題目的意思。針對文中的“人分別三天,就得另眼相看”找到相應的成語。
結合前面的學習,談一談,讀了這個故事,對你探究熱愛生命這個主題,有什么啟示?
6.進一步指導實踐探究:從本文的學習,你了解了那些生命現象?對你進行主題探究有什么啟示和幫助?(針對實際,給與必要的指導)
7.指導書寫生字詞。
8.嘗試著利用課余時間背誦。在詞語積累本上抄寫好的語句和詞語。
二、《花的勇氣》
《花的勇氣》的教學主要采用自讀交流的方式。
1.檢查對生字認讀和讀書情況。
2.讀書思考:本文主要講了什么故事。(要求學生能夠做比較細致的敘述)
3.通過讓學生提出不懂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抓住:“我驚奇地想:花他們為什么不在溫暖的陽光下冒出來,偏偏在冷風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居然有如此的氣魄!我的心頭怦然一震,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氣!”引導學生展開學習討論,探索生命的意味。
(首先,讓學生回讀課文,勾畫出寫花“藏在草叢底下”和“全冒出來”的句子,一遍讀一邊想:讀了這些,你想到了什么?──可引導學生結合前面的學習來思考。
然后,分析作者這段話中,哪些地方你不懂?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抓住“為什么不在…偏偏在”、“勇氣”來進行探究。
“不在……偏偏在”一句的理解,學生可能會得出兩種答案:一種是實踐的問題,還沒到冒出來的時候,這是從自然的角度來理解,也是比較合理的一種理解,再一種是這種話就是這個特點,不遇到冷天就不會冒出來,不很喜歡陽光,很喜歡挑戰困難。
這些理解都可以。教師不必作出統一的規定,可以作為資料查閱任務,布置給學生──作者寫的是維也納的什么花?這種花有什么特點?
關于“勇氣”的理解,可引導學生結合上文“冷風冷雨、全冒出來”以及前面學到的“小瓜苗”等,來體會勇氣是什么意思。
最后,練習朗讀,讀出對小花的敬佩。)
4.朗讀課文中描寫小花的部分,讀出喜愛和對小花的敬佩之情。
5.勾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和詞語,讀一讀,記一記。
整體回顧──綜合實踐活動第三、四階段
(4-5課時)
一、單元課堂學習匯報。
1.通過這一組學習,你對“熱愛生命”這個主題,有了怎樣的理解?
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歸納。
2.我會背誦了。學生背誦自己在本單元課文學習中所背誦下來的好的句段和名人哲言。
3.這些詞語你積累了嗎?(詞語盤點)對照學生的詞語積累本,看哪些詞語自己抄寫了,哪些沒抄寫,想一想為什么沒抄寫。
讀詞語盤點,想一想,“讀讀寫寫”的詞語,自己都會寫嗎?小組內考一考。“讀讀記記”的詞語,自己都知道意思嗎?小組內比一比。
4.學了這么多文章,在寫作方法上自己認為有什么收獲?(學生隨意談,老師相機指導)
二、綜合實踐活動第三階段:資料整理。
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自己前一階段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先分一下類,把同類的材料歸并到一起;然后,想一想:口語交際課上向大家介紹自己了解到的什么?自己準備一個發言提綱。
三、綜合實踐活動第四階段:我好感動。
口語交際
1.老師了解學生對資料整理和發言提綱的準備情況。
2.按照單元教學初確立的主題,學生了解到內容的類型,請學生代表發言。每一名學生發言的時候,教師組織學生認真聽,針對發言中存在的“內容不夠具體、介紹不夠清楚、真實”等問題,進行提問、補答,或者提出改進意見,請發言的同學改進。討論之后,教師針對同類主題或者同類型內容的表達,組織學生進行一般性策略方法的歸納。然后,學生自己練習說給小組同學聽,小組內同學在評議,提出意見,自己修正。
習作
利用課上剩余的時間和課余時間,根據自己的發言,把自己了解到的內容寫下來。寫的過程中注意提示學生要寫的具體、真實,必要時,可以參考一下別人怎么寫的。作文的題目可以是“熱愛生命,我知道了……”,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內容,自己確定題目。
寫完以后,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互相傳看,互相寫評語,提出自己的意見,然后,老師收上來看一看,針對學生的批閱情況,在提出進一步修改的意見,發還學生再次修改。修改完畢,自己反復朗讀,看看字、詞語和句子,有沒有什么不妥當的地方,進行再次修改。
墻報展評
以小組為單位,把同學們的習作和自己搜集到地認為有價值的材料收集到一起,精選內容,辦一張大一些的墻報。辦墻報的時候,請美術老師、有美術特長的同學幫忙,設計一下報頭、花邊,如果能夠通過計算機來設計更好。
各小組把墻報貼在制定的位置,班內舉行墻報展覽。墻報下面,設計一個投票表格。表格上可以設計對整張報紙和報上各篇文章的投票格,全班同學都進行投票,看看那個小組的報紙、哪位同學的文章的得票多。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教育局小學教研室高啟山(原創作品))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