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5 17:17:04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投影 課件 啟蒙教育 自我介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和半時。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3.使學生養成珍惜時間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1~93頁。
教具、學具準備
實物鐘表、實物投影、微機課件;學生每人一個實物鐘表、每人一張作息表、一張有四個時刻的作業紙。
教學設計
問題導入
1.(在這一部分,教師通過層層深入的問題,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認整時,既明確了鐘表的作用,又了解了學生的知識基礎,還為后面的認識埋下伏筆,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問題分別是:
“你們每人桌上有一個我們生活中的小伙伴,是誰呀?”
“鐘表是用來做什么的呀?”
“你們認識時間嗎?”指名學生回答。
[以問題引入,直接明了。用設問引起懸念,激發學生的表現欲。課前,我們對學生這一部分知識的掌握進行了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認識整時,一部分學生認識半時。通過動手撥這個環節的設計,可以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使學生自然地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當然,也有個別學生不認識時刻,所以撥不出來,但他們也會對知識感興趣,認真地看其他人撥。]
2.結合學生經驗,讓學生撥出認識的時刻。
讓學生動手撥一個自己認識的時刻,并提出:不會撥的小朋友可以看看別的小朋友是怎么撥的。
3.投影展示。
請撥出不同時刻的學生拿著自己的鐘表到投影上展示。(讓每個學生把自己撥的是什么時刻告訴大家。)
可能出現三種情況:
a.撥出整時。b.撥出半時。c.撥出幾時幾分。
認識整時
1.結合學生撥出的整時刻,出示其中的3個,讓認識的學生說出時刻,少部分不認識的也會在其中找到整時的特點,慢慢學著認識。
說完三個時刻后,教師規范學生語言:“小朋友們都說對了,但在數學中,我們要把幾點說成幾時,誰能再說一說,這三個時刻分別是幾時呀?”讓學生用“時”字再說出三個時刻。
2.再出示兩個時刻讓學生對整時進一步認識,然后問:“這樣的時刻都是整時。仔細觀察,想一想,你們是怎么認識整時的?”(總結整時的特征,使全部的學生都會看整時。)
3.通過整時的認識,介紹分針、時針的名稱。
4.出示2個時刻讓學生鞏固,然后,教師說一個整時讓學生撥出來,全班訂正。
[整時的認識,主要是使學生認識分針、時針,并且總結整時的特征,使少部分不認識整時的學生學會,并為后面學習半時做好鋪墊。]
認識半時
(前面將學生撥出的半時先留下)出示學生撥的時刻,讓認識的學生簡單說一說他是怎么認的,初步感知。
出示3時半、8時半,讓學生來認(8時半的認識學生有可能出錯,讓認識的說一說是怎樣認的,簡單滲透半時的特征)。
師引導學生觀察,并對比認整時的方法來討論如何認半時,得出認半時的方法,在對比中加深印象(學生小組討論)。
出示3個時刻鞏固。
[在總結半時的特征時,我提出了一個具有導向性的問題:“剛才我們知道了整時的時刻,時針和分針指的位置。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半時的時刻時針和分針又指向哪里呢?我們怎么來認呢?”這樣可以突破認半時這個難點,并采用討論的方法得到規律,讓學生學會看半時。]
認識鐘面
課件演示鐘面:時針、分針以及12個數分別閃動。
提問:“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通過課件演示和學生的介紹,最終使學生知道鐘面上有12個數,長針是分針,短針是時針即可。]
寫時刻
1.認識電子表上的時刻。
出示2個整時、1個半時讓學生認,并問一問在哪里見過這種表示方法,為后面的寫法做準備。
2.寫時刻。
教師板書,學生學寫,并知道數字表示法和電子表的表示方法是一樣的。
學生完成作業紙上的內容,小組訂正。
綜合練習
1.找座位(課件操作)。
2.小朋友的一天(動畫演示),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并使學生知道每天有早上的6時和晚上的6時。
讓學生填寫自己的起床和睡覺時間。
3.師或生說出時刻,讓全班學生在鐘表上撥出時刻,并及時反饋。
4.教師撥出5時讓學生認,并依次撥出6時、7時。通過撥表認識整時的順序,并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