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6 13:49:58 下載試卷 標簽:數學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居民身份證,使學生經歷對生活中數字的感受過程能夠在身份上找出居民的出生日期,(也可通過身份證號碼)并能推算居民的年齡,有效期限。
2.學習用統籌的思想去思考和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節約時間的觀念。
3.經歷實踐探究過程,培養科學研究的興趣和實踐的能力,增強學生節約用水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教材分析:
對“年、月、日”這個單元的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時、分、秒的基礎上進行的,這些常見的量具有常識性。就學生而言有許多的生活經驗,就老師而言就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生活經驗進行認知構建。“時間與數學(二)”是這個單元的最后一個內容。它是一節從數學的角度來尋找、發現、思索和解決生活中的時間問題的課。這節課要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時間與數學的密切關系,使他們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尋找生活中的時間;用數學的觀點看待時間;用數學的方法統籌安排時間。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許多思維方式都可以用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數學思維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進而感受到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
教學重點:
1.能通過身份證尋找數學信息并進行年齡推算。
2.用統籌的方法思考實際問題。
3.通過漏水實驗計算1小時、8小時、1天的漏水量。
教學難點:
用統籌的方法思考實際問題。
教學理念:《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數學學習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職責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這些理念在后面的教學環節中具體的都有體現。
教學過程:
師:請同學們看圖(課件展示一只滴水的水龍頭)看著這只漏水的水龍頭,你們想到了什么呢?老師覺得這水漏掉了真可惜啊,很心痛。
看著水一滴一滴的漏下來,老師想知道:
一只漏水的水龍頭,漏滿一杯水大約要幾分鐘?
一天大約要幾杯水呢?請同學們估計一下
(學生估計回答)師:同學們的估計都不太一樣,為了更準確的知道結果我們來做個滴水實驗。生:好。
滴水實驗:
實驗步驟:(1)往一個塑料杯中注入大半瓶水。(2)用大頭針在塑料瓶的頂部扎一個小孔。(3)讓水漏進杯中,并開始記時。(4)記錄實驗結果:漏滿一杯水要用( )分鐘。計算:一天大約漏掉( )杯水。 師:實驗正在進行,看水一滴滴的在漏,那么我們就坐在這兒等嗎?
生:不
師:那你想想辦法,我們可不可以在做實驗的同時去干點別的有意義的事呢?
生:可以,這樣可以節約時間。
師:那么我們先記上實驗開始的時間9:00
師:看,這是老師的身份證
照片 姓名 張 宏 福 性別 男 民族漢族出生 1982 年12月6日住址浙江省龍游縣詹家鎮張家村 1999年6月30日簽發有效期限20年編號 330825198212061010 師:你能從老師的身份證上找到關于時間的信息嗎?
生:(自己找到有關時間的信息)
師:同學們找到了這么多的信息,真能干!老師還有兩個問題你能幫老師解決嗎?問題一:張老師今年幾歲了?問題二:張老師的身份證哪年到期要換新的?師:同學們真厲害,一下就幫老師把問題解決了。你還能解決下列問題嗎?
1、你還能不能從身份證的編號上說出爸爸(媽媽)的出生年月?
2、你能算出他(她)的年齡嗎?
3、你爸爸(媽媽)的身份證哪年到期要換新的?
生:匯報解決的問題。
師:看來同學們都是小能人!
幫老師解決難題: 星期天,張老師家里要來客人,張老師要燒開水、洗茶杯、擦地來迎接客人,燒開水要用10分鐘,洗茶杯要5分鐘,擦地要8分鐘。如下表:
8分
擦地
5分
洗茶杯
10分
燒開水
算一算:可用幾種方法干完這些事?請你寫出計算的式子。
想一想:哪種方法用的時間最少?
生:上黑板板演。出現的解題式子:
10+5+8=23
10+5=15 (為什么? 老師可以休息5分鐘)
10+8=18 (為什么? 老師可以休息8分鐘)
8+5=13
師:這么多種方法,那一種方法最好?
生:最后一種最好。
師:為什么你覺得最后一種最好?
生1:因為他用時最少。
生2:因為他最快,而且三件事都做好了。
… …
師:每一種方法都有它的好處,但是從節約時間、利用時間的角度來說還是最后一種方法好。
師:在滴水實驗進行的當中我們學習了很多的知識,現在我們來看看實驗到底進行的怎么樣了,看一杯水滿了,現在是9:25分,我們取個整就20分鐘吧。請同學們把下面的實驗結果填好。
師:剛剛利用作實驗的同時,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同學們都做的不錯。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實驗進行的怎么樣了。看一杯水滿了,時間是9:25分鐘。我們把實驗結果填好:
滴水實驗結果: 如果壞了的水龍頭和這個塑料瓶漏水的速度相同,那么 1時漏掉( )杯水8時漏掉( )杯水1天漏掉( )杯水
關注: 科學知識表明一個人一天喝5杯水,一只壞了的
水龍頭一天大約漏掉( )杯水,相當于一個小朋友
喝( )天。
據調查,我們學校大約有水龍頭100個,假設這些
水龍頭漏水一天,漏水()杯相當于1個小朋友喝
()天。
師:看了上面的內容,你有什么想法嗎?
生1:要節約用水。
生2:蒸飯時要把水龍頭及時的關掉。
生3:大家都要愛惜我們的水,水是寶貴的。
… …(課件展示水污染的圖片)
師:老師還找了一些有關的資料,進入21世紀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20億人面臨淡水資源危機。26個國家,3億多人口嚴重缺少飲用水。
我國有600多個城市中,其中一半城市缺水。有10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我國每年因水管漏水和器具漏水每年要浪費一個三峽水庫的水。
師:今天同學們的表現都很好,那么你今天有哪些收獲呢?愿意與大家分享嗎?
師:這節課你有收獲嗎?能說給同學聽聽嗎?
生1:我學到怎樣認識身份證。
生2:我知道了要節約用水,要保護我們的寶貴的水。
生3:我學會了要節約時間,還學會了怎么樣利用時間。
師:其實同學們發現了沒有我們一邊作實驗一邊學知識,也是一種節約時間利用時間的表現,對嗎?
生:對。
… …
師:這堂課同學們表現的都很好,下課。
布置作業:
教學反思:
課后,對整節教材進行了反思,覺得有以下幾點成功之處。
一、 對教材內容的處理:
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而不是簡單的“教教材”。在本節課的教學當中,我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將教材中的滴水實驗這一環節提到最前,既能夠使本節課結構更加緊湊,教學過程更加連貫,也體現了統籌安排時間的思想。
二、重視數學學習過程 :
學習應該是學生的經驗體系在一定環境中由內而外的“生長”。因此對于本課而言,如果只要求學生掌握從身份證編碼中找出出身年月及計算年齡、有效期技能,那么通過反復訓練就可以辦到。我認為這節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此,而是要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和交流等等活動,感受時間中的數學問題,體會運用數學的思想解決生活中問題的科學性,掌握一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這才是本節課數學學習的意義所在。
三、此外在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課前的準備不是很充分,例如,雖然預計到身份證編碼有15位的情況,而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以至在教學中要另外花時間。
還有就是對整堂課時間的把握不夠,到后來時間就不夠了,影響后面環節的教學。
本節課的后部分,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像前部分那么好。整堂課學生的學習氣氛也是到后來就降下來了,我覺得雖然和時間不夠有關,自己也沒有組織好。還有很多的一些細節,總之覺得自己還有很多很多的東西要去學習。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