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6 20:16:24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教案 語文
1、荸薺種:主要產地余姚、慈溪,是我國當前分布最廣,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該品種具有適應性廣、早果和豐產特性,在多個地區多種環境的產地條件下均能表現早果豐產性能,是一般新區引種的首選品種。單果質量一般為11克,品質上等,為鮮食和罐藏加工兼用品種。成熟期在6月中下旬,現在有早熟株系早薺密梅,在6月中旬上市,是從荸薺種的初生變異中選出,比荸薺種提早10天左右成熟,果實性狀及品質與荸薺種相似。
2、東魁:產地臺州黃巖。單果質量20—21克,最大可達50克,是國內楊梅果形最大的品種,受市場青睞,以售價高而著稱。果實品質上等,可鮮食或罐藏。成熟期在6月下旬至7月初。生長勢強,枝條比較稀疏,始果期較晚,比其他品種晚1—2年,且經2~3年結果后,果實才會達到該品種的固有水平。比較適宜于較為貧瘠的山地栽培和生態樹種造林。
3、晚稻楊梅:產地舟山定海。為最晚熟的品種,單果質量為11—12克,品質極上,鮮食和罐藏俱佳。成熟期為6月底至7月上旬,葉片能耐空氣中的鹽分,非常適合于海島栽培。在楊梅品種中經濟效益最佳,在高海拔山地栽培可延遲成熟期15—20天左右。但該品種對楊梅癌腫病抗性較弱。
4、丁岙梅:產地溫州甌海。比較適合于氣溫較高的南部地區栽培。成熟期為6月中下旬,單果質量為11—12克,果蒂呈瘤狀突起,黃綠色,上有綠色果柄,果面紫紅,外觀艷麗,品質上等。果實固著能力強,帶柄采摘,較耐運輸,受市場青睞。但該品種對環境要求較高,樹冠較為矮小,單株產量不及其它品種。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