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8 15:07:50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語文
《愛因斯坦與小女孩》這篇課文中,小女孩和她的母親對愛因斯坦的稱呼不盡相同,小女孩用“你”,她母親則用“您”。在剛開始的初讀課文中,有同學將小女孩說話中的“你”錯讀成“您”,因為是初讀課文,我沒有深究,到教學最后質疑問難時,出現(xiàn)了這樣的教學情景。
師:請大家輕聲讀課文,看看還有什么不通、不懂的地方。
生(讀后說):老師,我發(fā)現(xiàn),在小女孩與愛因斯坦的對話中,她用的都是“你”,可她母親稱愛因斯坦為“您”,這是不是小女孩對愛因斯坦不尊敬呢?
生:就是啊,愛因斯坦比小女孩年齡大多了,該用“您”!
“對是該這樣。”學生們坐在座位上議論起來,后來快結成“統(tǒng)一聯(lián)盟”了。
師:其實老師也同意大家的看法,要不我們給編輯寫封信,提提建議?
生(異口同聲):好。
師:那現(xiàn)在就寫。這可是給編輯寫信,一定得好好想想,作者用“你”到底是否有道理,你說的理由,要能打動編輯的心。
一會兒功夫,就有一學生輕輕走到我身邊,悄悄對我說:“老師,這建議書我覺得不該寫。”
師:怎么啦?
該生:作者用“你”有道理啊,小女孩是愛因斯坦的生活指導老師,老師對學生說話,是不該用“您”的。
雖是小聲,大多數同學都聽到了,停下了筆。
師:同學們,怎么樣,再好好商討商討?把小姑娘說的話先劃出來,再仔細讀讀、想想,有了想法小組先交流。
生(讀書交流后):用“你”也可以,因為剛開始,小女孩并不認為“連衣服也不會穿的人”是“最偉大的人”,所以用“你”。
生:是的,大家聽這句話(有感情地朗讀):“我說也是嘛,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怎么談得上偉大?”小女孩剛開始可能還看不上愛因斯坦呢!要是我小妹妹她也一定會這樣說。
生:剛開始,小女孩與愛因斯坦并不熟悉,當然不知道他的偉大。可當愛因斯坦按照小姑娘說的那樣穿戴得整整齊齊時,我覺得他們開始產生了“忘年之情”,(“忘年交”這個詞講課中說過),小女孩覺得這個老人很有趣,竟然那么聽自己的話,在心里,她可能已經把愛因斯坦當作朋友了!平時我們朋友之間,就不用“您”。
生:小姑娘與愛因斯坦由不熟悉到很熟悉,感情逐漸加深成了忘年交,交往十分隨便,所以用“你”。而小姑娘的母親只知道愛因斯坦發(fā)明(師:用“創(chuàng)立”較準確)了許多理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對他十分敬仰,所以要用“您”。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從字里行間找到了依據,我很同意你們的看法,通過這樣的讀書,我們就可以進一步領悟到愛因斯坦這位大科學家的平易和童心,感受到小姑娘的天真和直率。同學們,這信咱還寫不寫?
生(齊說):不寫了。
現(xiàn)代教育理念告訴我們,答案往往不是最重要的,過程才是值得關注的。
教學過程中,我努力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情感意向,捕捉“閃光點”,啟發(fā)“領悟點”,不斷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議論紛紛,細心讀書,鼓勵學生敢于挑戰(zhàn)教材,把教材與生活結合起來,把討論和表達結合起來,為自己的表達而說,為自己的需要而寫,從而打開了學生與作者交流的另一扇窗子,在探究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拉近了與課文、與作者的距離,觸摸到了作者的脈搏,使學生自始至終都處在積極、主動、有效的思維之中。
通過這一教學,我認為,課堂上,教師應努力樹立自己的服務意識,盡可能給學生多一些思考時間,多一些活動空間,多一些自我表現(xiàn)和交流的機會,多一些嘗試成功的體驗,這樣,學生的內驅力才能真正被激活,才可能積極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