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8 16:24:24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語文
亮點之一:猜問激趣。趙老師在研讀課文時,既沒有自己提問,也沒有讓學生直接提問,而是從課前交流入手,讓學生猜問。“在你們讀文時,大朋友會在哪兒提問題?會提什么問題?你們怎樣回答呢?”這種猜問更有吸引力,更有挑戰性,當然猜問不是目的,學生通過選擇喜歡的方式讀書,圈點批畫,互問互答,逐步由淺層問題向深層問題探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逐步深入。學生主動參與、研討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真可謂“一猜激起千層浪”。
亮點之二:辯論悟情一番猜問研讀之后,大朋友終于在關鍵處(文中第十自然段:“人們搖頭嘆息地走開了,都認為這位父親因為失去孩子過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亮出底牌:這位父親是不是失常了?結果有人認為失常了,有人認為沒失常,兩種意見爭執不休。教者引導學生抓住具體語言文字展開激烈的討論,反復揣摩找理由,仔細品味談體會,教者游離在兩者之間,意在激發學生爭辯的興趣,提升文章的人本價值。最后教者適時進行小結:“這位父親精神失常了,但是他失的偉大,他因為對兒子的愛而失去的是一般人的常態,卻做出了一般人難以做到的事情;這位父親精神沒有失常,因為他貌似失常,實則清醒:兒子處在危險中,需要我的救援,無論發生什么事,我都會和兒子在一起!在他近乎失常的舉動中,包蘊著濃濃的情和強烈的愛,這情、這愛足以驚天地,泣鬼神!學生聽后先是瞠目結舌,而后一陣噓唏,恍然大悟。真可謂大朋友一出手,方顯英雄本色!
亮點之三:理解多元。朗讀個性化本篇課文以”無論發生什么事,我總會和你在一起“貫穿全文,趙老師僅僅圍繞重點句展開朗讀指導。尤其在13——19自然段中,教者狠抓“!”處強調多元理解,個性感悟。如“阿曼達!我的兒子!”一句,有的學生認為應該提高聲音讀出父親喜出望外的感情;有的學生認為父親連續挖了三十六個小時,又餓又累,應該壓低聲音放慢速度體現出悲喜交集精疲力盡的感情。教者因勢利導,相機點撥。可以說個性化的朗讀指導,掀起了這節課的高潮。
亮點之四:“下水”遷移,深入研讀。朗讀升華,已然把本課的教學推向高潮,聽課人無不被趙老師純熟的駕馭教材和學生的能力所折服。但學完文本后,趙老師又把文本當成了憑借,適時的拓展了課外的閱讀資料——朱自清的《背影》、孟郊的《游子吟》。最讓人難忘的是他由文中悲壯的情自然引入平凡生活小事,親自“下水”,聲情并貌的朗誦自己的一段日記《母親》,自身的稟賦和濃濃的母子情深深的打動了在場的學生和千余名觀眾,掌聲在淚光中經久不息。作為聽課者更深刻領悟到,作文教學指導一味的強調學生注意觀察,但為什么學生卻視而不見呢?關鍵是“觀察和體味應該帶著情啊!要用情去驅動你的雙眼!”(婁湘生老師評價語)趙老師在這方面為我們作出了典范。
課程改革大潮中,每個有志于小學語文的改革者都在艱難探行。而趙老師卻能不露斧鑿痕跡,將新課標的理念與課堂教學水乳交融,實在讓人嘆服不止。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