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8 22:55:45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語文
特級教師李吉林說:“‘教材——學生’之間情感的橋梁便是老師的情感。教材蘊含的情感要靠老師去傳遞,去強化,讓學生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入情、動情、移情、抒情。情感的紐帶就聯結、溝通、牽動在教材——學生——老師之間。”
由此可見,情存在于教材,啟動于老師,學生披文方可入情、出情。只有情情相激,才會使學生激動、興奮、活躍,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生氣與智慧。也只有情動才能“辭發”,想象才會展翅,真正溶入教材,在語言文字中暢游,感受作者的情感,體會文章的思想,從而有效地把閱讀教學教出個性。如讀《手術臺就是陣地》時,我先要學生讀畫出描寫當時白求恩所處的危險而惡劣的工作環境的語句。再讀畫出在這三次一次比一次危險的境地里白求恩是怎樣工作的語句。然后把白求恩工作的情景與當時惡劣的環境結合在一起,用音樂渲染當時危險的環境,用口頭語言和身勢語言配合烘托,把學生帶到白求恩工作的小廟里,畫面就在學生眼前,同學們就是白求恩身邊的工作人員,學生就會入情入境,變話為畫,不由自主地走入白求恩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忠于職守,一心只想著傷員的英勇獻身精神中去,去爭分奪秒的工作,去請求不要撤離小廟,……從而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與心靈的震憾。學生這一情感形成過程,是老師講、灌、析都無法代替的。如有感情朗讀白求恩與師衛生部長的對話,特別讀到“可是,手術臺是醫生的陣地。戰士們沒有離開他們的陣地,我怎么能離開自己的陣地呢?部長同志,請轉告師長,我是一名八路軍戰士,不是你們的客人。”學生讀得態度堅決,鏗鏘有力。不是老師一句“請同學們讀出白求恩為了救死扶傷,為每一位傷員的生命著想,堅守陣地,不怕犧牲的感情”
就能到位的。非學生在讀中悟、讀中想、讀中品,抓詞析句,反復揣摩,層層推進,深入體驗不可。而老師必須同學生一道卷入課文,全部教學策略應在學生“憤徘”處給予啟發與點撥,或恰如其分地給予示范,使學生真正走入作者創設的情境之中,于“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讀出環境一次比一次惡劣,白求恩在這樣的環境中隨時都有犧牲的可能,但這位加拿大醫生心里只有傷員,唯獨沒有自己的英雄形象,讀出白求恩可歌可泣的動人畫面,從而形成三情共鳴,優化讀的質量與效果。情讓學生自己抒是閱讀
教學應體現的本質特征,也是真正落實人文精神的關鍵。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