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煩心事:該給孩子選擇什么樣的課外書籍
來源:新華網 文章作者:蘇軍 2009-12-21 10:34:57

兒童書籍竟成了擺設
最近,某校對一年級學生的家庭藏書進行統計,結果發現家里孩子讀的書有100冊以上的只占4.6%,50冊以上占47.2%,且家長給孩子買的書中,練習冊、教輔書較多,而兒童真正感興趣的課外讀物則鳳毛麟角。然而,調查也顯示,大部分家長還真舍得花錢為孩子買書。一位姓李的白領透露,孩子每次測驗、考試成績好,他的“獎勵”就是給孩子買書,如今他兒子的小屋里,書架上和地板上都堆滿了書,平均每周要花去200多元。
一位小學老師說,時下家長經常陪孩子光顧書店,把很多書搬回家,但事實上,這些書最后都成了家里的擺設,孩子連翻也沒翻過。
另外,一些家長在書籍的選擇上也存有誤區。家長不愿意給孩子買圖畫書,認為圖畫書“圖多字少”,不劃算。還有不少家長干脆說,看圖畫書又不能提高孩子學習成績,所以基本上不予考慮。一些小學語文教師表示,他們也知道圖畫書對低年級學生的智力開發及想象力培養有好處,但問題在于他們自己也沒接觸過什么優秀的圖畫書,根本沒辦法向學生推薦書目。
教師不應疏于指導
眼下,老師叫小學生多讀書,幾乎已成了老生常談。但他們讓學生讀的,大多是課文書籍,而在課外閱讀方面,則基本放任自流。學校的閱讀課,感覺上也像是普通的語文課,孩子沒有完整的閱讀時間,體會不到讀書的樂趣,更談不上讀完后產生心靈共鳴。
專家指出,兒童閱讀特別需要成人(老師、家長)的輔導,因為兒童課外閱讀的隨意性比較大,喜歡新奇、有動感的圖畫書籍,閱讀時囫圇吞棗,缺乏辨別能力,甚至容易受不良刊物及互聯網上不良信息毒害。
由少年報社《芝麻開門》雜志等創意組成的上海推進兒童閱讀實驗組調查發現,教師對兒童閱讀的指導與否,直接關系到兒童閱讀的質量。《芝麻開門》主編葉鳳春說,本屆兒童閱讀論壇主題確定在“兒童文學的課堂教學”,就是希望教師在兒童閱讀方面多花點精力。
上海市實驗小學語文教師李海燕指出,兒童閱讀并非“看圖識字”那么簡單,涉及許多情感和心理方面的內容,因此,教師也需要做好課前“工夫”,不能讓孩子拿來就讀,更不能讀完就算,而要設計相應的閱讀目標。上海市特級園長、長期研究兒童閱讀的浦東新區浦南幼兒園園長林劍萍指出,兒童閱讀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成人教孩子閱讀,因此,老師指導孩子課外閱讀的責任無法推卸。
適合兒童閱讀作品太少
“真正適合兒童閱讀的作品并不多”,這是一位小學教師在逛了很多書店后得出的結論。她認為,雖然從總量上看,目前的兒童圖書似乎不算少,但其中大多為“舶來品”,翻譯過來的國外圖書占了大部分,而國內的兒童作品,在市場上叫得響的不外乎可憐的幾種,而且缺乏明顯的年齡層次。
并不是所有這些書都適合兒童閱讀,這就需要語文任課老師加以具體指導。教師要向學生推薦優秀書籍,讓孩子獲取成長過程中應該知道的道理和哲學,而同時,出版社也應擔起社會責任,在擴大兒童讀物供應的同時,力求高品質。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