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23 00:40:26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環境 藝術 志愿案例 自我介紹
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的言語交際說寫訓練實驗開拓了寫作教學的新思路,對我們的口語交際訓練有很好的指導價值。讀他的言語交際課堂實錄,常常被他獨出心裁的設計所折服。于老師用他無窮無盡的智慧,把每一個口語交際都設計成了一件精美的藝術品。細細品讀,均如一道道大餐,讓人回味無窮。于老師總結自己的語文教學,提出了“五重教學法”。今研讀于老師的言語交際課堂實錄和小學語文專家的評點,一個個藝術特色躍然紙上,浮出紙面,我把它冠以“五重”藝術特色,以饗讀者。
一、重情境創設
進行言語交際訓練必先創設言語交際的情境,為交際說話構建必要的環境與氛圍,以此來激發學生交際的欲望,克服為作文而作文、作文沒有目的、對象的弊端。如何創設課堂情境,使訓練具有實踐意義,是一個很有難度的問題。而于老師的創設情境之巧卻常常讓人拍手叫好。于老師常常采用“表演”的形式,用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情、抓住生活提供的機會、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等方法進行說寫訓練。這種在一定環境中的說寫訓練,貼近學生的生活,大大激發學生言語交際的積極性。正如楊再隋老師所說:“當學生的表達欲望被激發起來的時候,興致所至,妙語連珠,情之所生,妙筆生花。”
案例一:
在《當解說員,寫通訊報道》的說寫訓練中,于老師是這樣創設情境的:
(黑板上掛著“動物王國扳手腕決賽”的橫幅會標。同學們好奇地看著。)
師:現在請同學們觀看動物王國扳手腕決賽。看看是哪兩個隊參賽的,各有幾名隊員參加,裁判員是誰,比賽結果如何。
(3名戴兔子頭飾,3名戴猴子頭飾和1名戴大象頭飾的同學上場。大象為裁判。兩隊將進行比賽。)
師:誰把剛才看到的說一說?
生:今天參加動物王國扳手腕決賽的是兔子隊和猴子隊,每隊有三名隊員,裁判員是大象。比賽結果,兔子隊獲勝。
師:說得不錯——我來介紹一下……同學們,剛才是練習,不是正式比賽。告訴大家,正式比賽的時候,動物王國小蜜蜂電視臺現場直播,但是缺一名解說員,想請我們來擔任……
然后引導解說員介紹雙方隊員,介紹比賽情況……
案例二:
這是于老師創設的〈描述人物外貌,轉述通知〉的交際情境:
(上課鈴響,于老師沒有來。一位陌生的年輕的女教師走進教室,小朋友都瞪大了驚奇的眼睛。)[
女:小朋友,于老師在這個教室上課嗎?
生:是的。他還沒有來。
女:怎么,還沒來?——小朋友,我是鼓樓區文教局的,找于老師有點事。局長要他帶著教學計劃參加座談會,時間是今天下午兩點,地點是文教局一樓會議室,請于老師按時到會,不要遲到。我還有別的事,不等他了。等于老師來了,請小朋友告訴他,好嗎?
生:(高興地)好!
女:謝謝小朋友。我再把這個通知說一遍。(說完,走出了教室。)
(于老師走進教室,小朋友紛紛舉手。)
二、重隨機批改
聽于永正老師的言語交際課,讀于永正老師的言語交際課堂實錄,常見到這樣一種現象:在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中,于老師堂堂使用隨機面批的方式評點學生的說話和習作。
學生說得好,用詞用得準,于老師就及時加以肯定,并指出好在哪里;學生用詞不當,于老師就隨時指出學生用詞不當之處,并通過推敲,幫助學生選用準確的詞語。更讓人佩服的是:“用詞貴在恰如其分,不到位不行,過了頭也不行;話怎么說才得體,詞怎么用才準確,取決于特定的語言環境。”于老師對這兩種情況下出現的語言現象都能準確無誤地隨機點評,引導學生遣詞造句。我想:這是最切實際的語言文字訓練的形式之一。學生當眾讀,教師隨時改,收益面大,見效益高。這樣的訓練久而久之,就能養成學生認真推敲用詞的良好習慣。
常常感嘆于老師捕捉學生語言信息的能力是那么強,暗暗佩服于老師扎扎實實的語言基本功。每每聽到此,仿佛是一種藝術的享受。當然,這不是一日之功,但也并不高不可攀,只要我們勤學苦練,不斷實踐,就能夠不斷提高我們的隨機面批水平。
案例一:
師:還有人這樣寫字。(老師的眼睛離本子很近很近。)
生:這位小朋友離本子太近了。
生:這位小朋友寫字的時候,眼睛離本子很近。
師:近到什么程度?誰來形容一下?
生:這位小朋友寫字的時候,眼睛都快碰到本子上去了。
師:“碰”字用得好,很形象。
生:眼睛都快跟本子親嘴了。
師:你說得真有意思。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