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也能教育孩子
來源:奧數網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09-12-23 09:22:28

筆者的兒子今年9歲,雖然頭腦聰穎,但也頑皮淘氣。望子成龍心切的我每次看到他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便氣不打一處來,整日在他耳畔嘮叨。然而,縱使我磨破嘴皮,兒子還是我行我素。
孩子是極易犯錯的,面對孩子的一次次出錯,大多數家長可能都會采取和我一樣的手段:輕則言語斥責,重則打罵,但我發現,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并不接受,還往往會因此產生逆反心理。
有一次讀到教育家陶行知的故事,他的做法令我深受啟發。當年陶先生在育才學校任教時,班內的一名女孩在考試題中少寫了一個標點,結果被扣了分。試卷發下來后,她偷偷地添上了標點,來找陶先生要分。當時陶先生雖然從墨跡上看出了問題,但是并沒有挑明,而是滿足了女孩的要求。不過,他在那個標點上重重地畫了一個紅圈。女孩頓時領會了老師的意圖,慚愧不已。多年以后,那女孩已經成才,她找到陶先生說:“從那件事以后,我才下決心用功學習,才下決心做個誠實的人。”看來陶先生的一次“沉默”不僅沒有妨礙孩子改錯,反而促進了孩子更好地做人!
由此又想到,作家莫言說過的一段話。他的女兒很有出息,有人問他:“為何能教育出這么一個既優秀又感恩的女兒?”他說:“大愛無言,沉默也是一種教育。少了一些聒噪和嘮叨,孩子反而可能會有更多理性思考的空間;而身教重于言教,在默默無聲的行為之中,孩子可能更愿意學習和模仿父母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習慣。”
后來我專門請教了教育人士,他告訴我,沉默真的也是一種教育方式。所謂“沉默”,就是教育者在一定時間內,對孩子沉默不語,以靜制動,讓孩子依靠自身的理智去戰勝非理智的想法,從而完成心路歷程的轉換,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很多事例證明,沉默在家庭教育中有其獨特的功效,如果家長能夠恰到好處地運用,能給孩子傳遞出豐富的、難以言表的信息,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育作用。
和我一樣為孩子教育苦惱的父母們,不妨在適當的時候也試試“沉默教育法”!用沉默引導孩子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管理,說不定遠勝過千言萬語。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