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少兒電子琴教學中的作用
來源:網絡 2010-01-06 13:43:15

在二十一世紀知識迅猛發展的今天,傳統教育理論面臨挑戰,素質教育已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重視。人們在關心經濟發展的同時,更關心如何教育下一代的成長,讓下一代具備豐富的知識、良好的生存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優秀的人格,F代教育理論認為:情感素質是個人獲得成功的核心因素。許多研究者也發現在一切成功要素中,智力和機遇各占20%,剩下的60%就是情感因素了?梢,情感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將占據重要的位置。
我認為情感教育,就是針對少兒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以培養少兒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情感和性格為目的,選擇合適的不同方式進行啟發、引導和教育,提高少兒的情感素質。少兒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少兒的心理過程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和不隨意性,他們是以直觀表現的形式來認識周圍事物的,抽象理性認識才開始萌芽。因此,情感教育對于培養少兒個性傾向、自我意識,能力及性格等個性因素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所以,少兒學習電子琴,除了掌握演奏技巧,還應該在培養孩子嚴謹踏實的學習態度,增強學習毅力,培養孩子的反應能力和動手能力,提高記憶力、想象力,增強抽象思維能力的過程中貫穿著情感教育,這對少兒的全面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從事少兒電子琴教育多年,一直致力于探索少兒電子琴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教育,經過長期的實踐略有收獲。我有一位學生8周歲,上小學三年級,學琴前寡言害羞,與同學交往少,學習成績不理想。經過兩年學琴,該生已變得自信、活潑、愛說話了,而且學習成績也上升到班級前列。我認為,按照快樂教育模式、交往模式,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培養少兒情感,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選擇適當曲目練習。保持快樂的情緒,不僅有利于少兒學習電子琴,而且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有很大作用。針對少兒心理特點和不同的性格特征,選擇合適的曲目練習、教學,有利于激發和保持少兒的快樂情感。對于比較害羞的少兒,則要選擇一些旋律激昂、節奏明快的電子琴曲,使孩子潛移默化地變得熱情開朗、活潑大方,同時還增強了學琴的興趣。當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師應根據教學進度安排,在課上、課余進行調整,其目的在于保持少兒的快樂情緒。
二、注重講解音樂背景,啟發少兒的想象力。少兒的想象力是有靈性的、可貴的,正確引導孩子進行想象,對豐富孩子的想象力,培養創造性思維大有裨益。如:給八小節主題,讓孩子們創作出有引子、變奏、尾聲的即興演奏,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訓練時教師平時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孩子們聽一些音樂會,聽一些音樂CD、看看有關即興演奏的帶子。在此之前,須先講解有關音樂的背景知識,引導學生想象,投入到音樂中去。在日常技巧練習中,也應注意引導。這樣,學生既能掌握技巧,又啟發了形象思維。
三、電子琴是一門演奏藝術,少兒在適當時機參加匯報表演、專場電子琴音樂會、考級,能使他們增強自我意識,增強自我感覺、自尊心、榮譽感等。在考級的時候有些學生一下考場,就跟父母說:“感覺不錯,比平時彈得好。”考得不理想的學生會哭,如加以勉勵和勸導,也會增強孩子面對挫折的勇氣和自尊心。當然,教師應全面掌握學生心理狀況,做好充分準備,對孩子多加鼓勵。匯報表演或專場電子琴音樂會也同樣如此,只是教師要爭取家長的配合和支持,鼓勵孩子勇于登臺亮相。
四、進行對比教學。這是交往模式的一種情感訓練的方法。建立正確、良好的交往模式,在老師、學生、家長之間形成信任、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在上集體課時,給孩子們以一定的時間去相互交流,談談他們高興的事,在孩子們中間建立一種信任、善良、友好的氛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進行一些比較,如進步大小,練琴時間長短,某種技巧的熟練程度等,可以激發少兒的爭勝情緒,從而培養他們的勇敢、大膽、剛毅的品質。對暫落后的學生加以鼓勵、督促,可以激發他們的上進心等個性特征;對進步較大的學生予以表揚,可以激發孩子的自制力、自信心。
總之,少兒電子琴教學中注重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地鍛煉孩子培養他們從小具備優秀的品質和人格,為將來獲得成功,鑄就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