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孩子內心的孤獨
來源:網絡 2010-01-08 11:29:49

日前,在深圳讀六年級的貴州少年小廣(化名),用校牌的掛繩在家中結束了自己年僅13歲的生命,給父母、老師和同學們留下了無盡的悲傷和痛惜。
十幾歲甚至不到10歲的中小學生自殺,已經不是罕見的現象——幾句批評,一聲指責,就有人跳樓上吊、自絕生命,伴隨的往往是學校、家長對責任的紛爭。然而,小廣的離去,卻有著不同的特點——孩子的父母面對記者不停地念叨,因為“孩子很乖巧,也很孝順,沒想到他小小年紀就會走這條路啊。”孩子的老師十分震驚,因為“事發當天上午,我還在班上當眾表揚了小廣,夸他語文成績進步很快呢。”
沒有指責,沒有批評,也沒有打罵,一個13歲的少年,何以決然地結束自己的生命?從父母、同鄉和老師的追憶中,還是可以發現蛛絲馬跡——小廣的父母說,孩子此前一直在貴州老家讀書,這一學期才轉到深圳來上學,跟其他學生在成績上存在差距。一同以種菜為生的幾位貴州老鄉告訴記者,小廣平時性格很內向,不愛說話,周圍也沒有同齡玩伴。班主任老師說,小廣確實性格有些內向,不善于溝通,很少主動跟老師講話。
遠離故土、缺乏同伴、性格內向、不善溝通,一個從偏遠鄉村來到繁華大都市的孤獨少年形象,已經勾勒得淋漓盡致。
對于小廣來說,貴州的鄉村,依然是一個熟人社會;繁華的深圳,卻滿是陌生人的面孔?此迫寺暥Ψ,卻無人可訴心聲,城市鄉村的天壤之別,與周圍同學之間的差距,讓寂寞少年小廣自慚形穢,心中滿是孤獨。而父母關注的重心,是搞好生產,增加收入,打好物質基礎。他們根本無暇顧及孩子心中的苦悶。小廣的母親回憶,事發前一天下午,小廣和其他同學做完值日回到家中,他們也沒發現孩子跟平日有什么異樣。
面對留守兒童的種種困境,有人大聲疾呼城市給農民工的孩子以同等的學習待遇,讓他們能在父母的身邊學習。然而,農村少年從農村走向城市的道路,也許并不是鋪滿鮮花。內心的孤獨與抑郁,其困擾有時遠甚于物質的貧乏。
誰說“少年不識愁滋味”?小廣的悲劇,或許不會是最后一個……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