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你的孩子懂得寬容
來源:新浪博客 文章作者:娜娜老師 2010-01-18 10:28:58

善待別人,嚴格要求自己并善待自己,就是寬容。
《史記》中說“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可見,寬容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美德。寬容不是膽小無能,而是一種海納百川的大度。
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孩子學會了寬容,那么他就掌握了跟任何人交往的一種智慧,就會擁有一份很好的人際關系,孩子成年后的生活就會更加快樂和幸福。
1.教孩子學會讀書
父母應該告訴孩子,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一種有效的陶冶情操的方法。父母要鼓勵孩子讀各種有益的書籍,讓孩子從書籍中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進一步鍛煉自己的胸懷。
2.要讓孩子擺正自己的家庭位置
讓孩子懂得,他只是家庭中的普通一員,同時,父母不能嬌慣孩子,不能無限度地滿足孩子的愿望,不能給孩子特殊的權利。
3.讓孩子學會理解他人。
父母要讓孩子學會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別人,真正理解別人。因為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也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而只有學會理解別人,才能容忍別人的缺點和錯誤。
在孩子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父母要特別注意引導孩子理解和寬容比自己強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以及自己的競爭對手。幫助孩子學會不嫉妒比自己強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故意為難自己的競爭對手。
孩子真正學會了理解他人,才能真正做到向比自己強的同伴學習,幫助比自己“差”的同伴,學會與競爭對手合作。也只有讓孩子通過理解別人,他才能體會到寬容的意義,體驗到寬容帶來的快樂。
4.利用身邊的事情對孩子進行教育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與別人發生摩擦,當別人不小心踩到你,應該擺擺手,說聲沒關系;當別人弄壞了你的東西,向你道歉時,你也應該寬容地付之一笑。這樣就可以減少無謂的摩擦,我們的生活便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孩子也會從你的身上學到寬容。
5.父母要建立友愛寬容的家庭環境
讓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溫馨、和諧、友愛寬容的家庭環境中,使其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逐步形成穩定的寬容忍讓的良好品質。
6.讓孩子幫助別人改正錯誤
讓孩子學會寬容別人的缺點和錯誤,并在適當的時機幫助他們改正。父母要讓孩子明白,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學著用一顆寬容的心去接納別人,適當的時候用恰當的方式幫助別人改正不足,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其實也修煉了自己的道德素質。
7.教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父母要教導孩子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思考對方這樣行事和說話的原因。如果孩子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就能夠理解對方,就能夠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如,教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上考慮,就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站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角度上考慮,就會理解老人的那份關愛和嘮叨;站在老師的角度上思考,就會理 解老師的艱辛;站在同學的角度上思考,就會覺得大多數同學是可愛可親可交的。所以,教孩子學會心理換位是非常必要的。
8.鼓勵孩子多交往
父母要讓孩子多和別人交往,在交往的過程中,建立彼此相互理解、相互寬容、相互諒解的人際關系。讓孩子在發生矛盾的后果中體味到只有團結友愛、寬容謙讓,才能享受共同玩耍的快樂。
9.讓孩子善待每一個人
父母應告訴孩子,要笑對生活中的每一天,善意地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盡量往好的地方想。要讓孩子明白,人生來都是善良的,如果你善意對待他人,他人也一定會用同樣的善意對待你。
10.鼓勵孩子樂意接受新生事物
父母要引導孩子見識多種新生事物,讓孩子喜歡并樂意接受新生事物,承受事物所發生的意想不到的變化,懂得如何知變和應變。
如讓孩子了解各種奇觀奇跡,觀察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允許孩子獨辟蹊徑地解決問題等。孩子一旦養成了這樣的習慣,他對世間的萬事萬物也就具備了寬容之心。
寬容是一種博大的情懷,它能包容世間的喜怒哀樂;寬容是一種境界,它能使人踏上光明的坦途,只有寬容,才能愈合心靈的創傷;只有寬容,才能消除人為的緊張。
同時,寬容別人就是寬容自己,心會變得豁達而寧靜。當一個人融入到周圍的環境和群體,才不會感到孤獨。人真正的快樂,不在于得到的多,而在于計較的少。對于孩子而言,也是如此。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