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安排孩子的寒假才合理
來源:家庭顧問網(wǎng) 文章作者:和云峰 2010-01-28 09:50:39

看到這個話題,不由的想起了自己以前的點滴。從孩童走過,對于假期的渴望也了解,孩童時最渴望的就是放假,尤其是寒假,因為每逢過年就可以買新衣服放鞭炮。在北京也有10多年,年味卻是淡了很多,沒有那么多的小伙伴玩耍,也少了一份過年的氣氛。
現(xiàn)在孩子的寒假該怎么過,這個問題一直是父母最頭疼的。孩子放假比較早,父母還要工作,這段時間孩子怎么利用?沒人管孩子,家長不放心,可是可是管了又有問題,管的多孩子煩,管的少父母又擔心,真是“孩子教育難,難于上青天”。
“管”這個字,我很不愿意講,但是,又不得不講,因為現(xiàn)在的很多父母喜歡談這個字。每次有家長咨詢都問,我們孩子怎么管啊,我管不了了,真是生氣啊。孩子一定要“管”么?要講“管”,你管的是什么呢?其實,“管”跟畫圓很類似,當你管的越多,發(fā)現(xiàn)管不住的越多;“管”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管到一定程度,發(fā)現(xiàn)圓成了一條直線,孩子完全沒有了自己的特色,他(她)成了你的影子,甚至是傀儡。放一些手有時候更好些,鼓勵孩子比管孩子更有用,做孩子的朋友比做孩子的父母更利于成長。
北京的學校多數(shù)都放假了,在這里我想談談自己對于寒假的一些看法。希望拋磚引玉,給大家一些借鑒。
先談談小學生的寒假安排
孩童時光是人一生最值得回憶,也最值得享受的時光,在這個階段,要談的不是大量的作業(yè),繁重的學習,而是讓孩子體驗生活,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人一生下來,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恐懼,父母的愛,讓孩子的恐懼漸漸消退,對于這個陌生的世界孩子有太多的問題,這個階段孩子最喜歡問為什么。孩子第一次學會叫“爸爸”、“媽媽”時,我們激動無比,不斷的鼓勵孩子講話,希望孩子能夠爬起來,動起來,走起來。孩子漸漸的長大,這時候原本的可愛,漸漸的變化了,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問題也越來越多了,不再按照自己的設想發(fā)展了。其實,不是孩子出了問題,而是父母出了問題。
面對求知欲強烈的孩子,我們已經(jīng)不能解決孩子的問題,這時候,需要保持的是耐心,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幼兒園、小學階段是養(yǎng)成孩子習慣最主要的階段。玩兒是這個階段最大的特性,現(xiàn)在很多家長限制了孩子的玩耍,同時,孩子也越來越多的游離在家務勞動之外。過年最大的樂趣是,一家人聚在一塊兒其樂融融。這時,我們應該主動讓孩子體驗年的氣氛,“年”怎么來的,為什么要包餃子?包餃子孩子也可以參與進來,可能開始做的不好,但是,萬事都有第一次的,主動體驗這種快樂。孩子的襪子自己洗,孩子的屋子自己整理,每周輪流值日,讓孩子充分體驗勞動的快樂,體驗只有付出勞動才可以收獲成果。
針對孩子的特性,建議家長在寒假注重孩子這幾方面:
1、注意孩子在假期的休息規(guī)律,盡量不要讓孩子晚睡晚起,還是要保證良好的作息習慣的。
2、學會規(guī)劃自己每天的生活,什么時間是和小伙伴一起玩兒,什么時間是做作業(yè),什么時間參與家務勞動,什么時間陪父母一起準備新年。
3、不要太多的苛責孩子學習,當孩子學習的時候,一定不要打擾孩子,幫孩子養(yǎng)成專注的習慣,建議家長,每天能夠專門抽出來一部分時間,作為全家的學習時間,學習后有個分享的過程。
4、注重孩子參加家務勞動的積極性,孩子從小需要參與家務勞動,做家務活兒可以開發(fā)孩子智力,同時,增加對學習的樂趣。
5、多注意孩子習慣的培養(yǎng),父母做到以身作則。
再談談中學生的寒假安排
中學和小學最很大的區(qū)別,孩子逐漸進入了青春期,變得敏感起來,慢慢的有了“小大人”的感覺,這時,他們開始將自己當做“大人”,不喜歡父母過多的干涉。在學校中,中學和小學也有很大區(qū)別,中學更加看重了學習,學習成績越來越被看重,這時候,孩子很容易出現(xiàn)變化,心態(tài)變化,進而影響了學習。很多孩子開始把學習當做負擔,原本快樂的學習變得讓人煩,父母的嘮叨,老師的說教就更加令人煩,父母越是“管教”效果就越差。
其實,孩子的教育不在于管教,而在于管理、表揚,在于引導。就像心理學中常說的“南風和北風”效應,讓人脫下衣服的不是冷冽的北風,而是拂面輕柔的南風。教育孩子也是這樣,與其嚴厲管教,還不如合理引導。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尊心尤其強烈,父母不經(jīng)意的舉動就可能損傷他們幼小的自尊心。
中學生不能逃避考試,更不能不面對成績,無論考得如何這總是他們自己的成績。考得不好,最難受的還是孩子,在北大這些年在國內很多中學做了數(shù)萬份調查問卷,在對下邊這個問題的調查中:
考試如果考砸了或者工作做砸了,你會______(多選)
A、不愿見老師 B、覺得對不起家長 C、覺得沒臉見同學 D 有負罪感
E、憂心忡忡 F、無所謂 G、更加嚴格要求自己 H、像平常一樣
85%以上的學生選擇了B選項。 從這個選項中可以看出孩子很是在乎父母的看法,也有很多孩子說上學是上給父母的。假如沒有父母的要求,你覺得孩子還會上學么?這就說明孩子的教育出了問題!
中學階段的孩子,嘴里是一會事兒,心里是一會事兒,有時候即使知道是正確的,也會在嘴上逞強。
學習兩個字,道出了真諦,先學再習,這個“習”不僅僅是溫習的意思了,還有總結的意思,就如我們將“學問”,要學同時還要問。學了之后還是要總結的,對于孩子來說,總結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比當初學的階段更重要。
寒假這個階段恰恰是作總結最好的階段,有些家長曾經(jīng)問過,期中和期末有什么可比性么?要參考或者對比么?其實,每一次考試都是對于先前學習的知識的總結,題目沒有做對,分數(shù)不夠高,意味著我們有些知識點沒有掌握好,或者自己的某些習慣不太好,這恰恰是給自己成長的機會了,出了問題,就需要分析問題,歸納問題,找到問題的癥結,解決問題。
作總結可以從兩個方面做,第一個是知識點上的,題目出錯是自己不明白這個知識點,或者只明白了知識點的一個側面,沒有全面掌握,這次考試暴露了這個問題,就為這個知識點添加了總結的側面,總結出來,看看自己哪個地方有不熟悉的,這些題目有沒有共同點,可以采用什么樣的辦法,這些辦法是不是通用性的。第二是習慣上的,譬如說粗心馬虎大意,對于這個問題,不是你說我下次注意就能解決的,潛在的原因是做題習慣不好,沒有標準化的步驟,答題時,步驟不規(guī)范,多一步少一步,從上一步推出下一步不合理,或者跳躍性強,這都是導致丟份的原因;解決這類問題需要多研究下課本上的標準例題,或者輔導書上題目的標準解法,甚至是參考答案上的,有時為了減少這種錯誤,步驟先可以多寫些,等熟練了只寫關鍵步驟,所以要注重標準化解題,做出來的就是標準答案。
對于總學生寒假的安排,有下列建議:
1、 同小學生一樣,注意孩子在假期的休息規(guī)律,盡量不要讓孩子晚睡晚起,還是要保證良好的作息習慣的。
2、 規(guī)劃好每天要做的事情,善于做計劃制定目標。
3、 做好上學期的總結工作,這個對于理科科目比較合適,譬如數(shù)學、物理、化學,假期不需要每個科目都提高,能提高一個科目便是進步。
4、 除了學習,還有身體的鍛煉,沒有健康的體魄是無法取得更好的成績的,身體的健康也會促進學習的進步,合理安排自己寒假的鍛煉,譬如跑步,這個父母也可以參與進來,做一個全家健身活動。
5、 有其他愛好的孩子,譬如樂器等等的,也可以合理安排好時間,在什么階段學習這些,什么時候總結上學期的知識點。
6、 不怎么建議報太多的輔導班,孩子提升成績的最好方法是查漏補缺,梳理已經(jīng)學習的東西,不斷的學習新東西,或者重新報班補習就知識,僅僅是再重復,沒有把自己真正該解決的問題解決了。
7、 勞逸結合,畢竟不是上學,不要讓孩子太疲憊與學習,抓緊學習的時間,而不是抓緊時間學習。
8、 玩兒就玩兒的痛快,學就學的專注,假如想玩兒就不要想著學習,假如要學習了就不要想著玩兒,做一樣象一樣。
9、 老師的作業(yè)要認真完成,不是出于應付了事,太多的復習題不需要做,每道作業(yè)題認真練習就是最大的收獲,每道題講究規(guī)范做法,找到知識點背后考核的,掌握這類知識點。
可以提的東西太多了,無論多少建議,都是要適合孩子發(fā)展,注重培養(yǎng)孩子習慣,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樂趣,挖掘更深層次的知識。做人首先講誠信,做題也一樣,不會做的做個記錄,是哪個地方理解不透,能做到哪一步。
再來說下,做計劃和目標,很多孩子的計劃做的不到位,甚至很多家長都不太會教給孩子怎么做計劃,怎么做目標。這是一個大的內容,我僅僅就做計劃做一個簡單的介紹,以后我會寫一系列的博文說明如何做時間管理,如何做計劃,如果做目標。
做計劃講究5W1H,這在管理學中講得很多,都是什么意思呢?結合學習生活,作如下的解釋:
What:做什么事情,就是明白我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是練習我的樂器,鍛煉我的身體,學習我的某一個科目,某一個科目的某個知識點,要明白我在做什么事情。
Why:明白為什么做這件事,就是我練習樂器是為什么,我鍛煉身體是為什么,我學習這個科目是為什么,練習這個知識點是為什么,是為了我自己么,是內心真的想做么。
Who:誰做這件事情,誰來監(jiān)督,誰來考核,誰對這件事情負責,自己對自己負責么,家長要對自己負責么,自己要對朋友負責么,自己要對家長負責么
When:這件事情什么時候開始做,什么時候做完,什么時候由誰來檢查。
Where:這件事情我在哪里做,我從哪里開始做,我做到哪里算是結束。
How:這件事情怎么做,知識點有沒有固定的解題規(guī)律,我的習慣不好有沒有改善習慣的做法,有了做法從哪步開始做,有了規(guī)律我從哪里開始入手,有了想法怎么做,就是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
做計劃不要做在腦子里,一定要寫在紙上,不僅孩子做,父母也要做,養(yǎng)成這樣一個好的習慣,這對孩子今后學習和工作都有很大幫助,一個人如果能夠安排好一天的事情,無疑是重要的。
假期,不是學期,不是全用來學習的,是一個調節(jié)的過程,是讓孩子鞏固,調整,整裝再發(fā)的過程。僅僅是一些想法和看法,希望每個父母能夠從孩子本身出發(fā),做出適合孩子的安排,怎么度過,不是由父母做主的,而是父母提供參考幫助孩子做決策,決策權在孩子不在父母,不要做強勢的父母,做一個民主的父母,有句話叫做“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終將他推翻”,一貫管制孩子的后果可能很嚴重。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