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作業拖沓 家長該怎么辦
來源:奧數網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0-02-20 09:18:51

案例:
我有一個上四年級的兒子,很貪玩。看其作業量也不是很多,一般小朋友在七點左右都可以完成的,而他每天從放學后要做到八點半之后。他在做作業時,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喜歡邊玩邊做,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我曾想過很多辦法,但都無濟于事。請教各位老師,有沒有好辦法。
支招:
可從孩子做作業的預備工作是否足夠、環境配合是否理想方面思考并運用輔導策略。
(1)找出孩子不能順利完成作業的原因。連續幾天觀察孩子做作業情形,找出困難所在。
(2)培養先完成功課再玩的習慣。作業是每天的例行工作,父母向孩子說明作業與學習的關系,應堅持做完作業才能玩的原則。
(3)了解作業是否過多。低年級孩子注意力持續時間約半小時,作業量過多,影響孩子學習興趣,了解孩子作業量和所需完成的時間,及時與老師溝通。
(4)找出干擾專注的因素。桌面上的東西常是轉移孩子注意力的主要因素,清除桌面及臨近區域的雜物,可避免邊寫邊玩的情況。
此外,須重點提示的是,孩子在做作業時,父母不必過分干預或過度指導,這樣只會造成孩子對父母的依賴,養成非要成人陪伴才肯做作業的習慣。父母除了給予必要的輔導(教導、檢查、提醒)外,須讓孩子明確,做作業是必經的學習歷程,讓孩子逐漸適應每天做作業的作息制度。
寫給父母:
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期在小學一二年級。可以采用“行為契約法”。
一、列出雙方都認為很重要的作業習慣的清單。例如:
1、專心致志,不想別的事;
2、不離開書桌做別的事;
3、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
4、字跡工整漂亮。
二、列出雙方都認為已經做得比較好的行為清單。例如,父母認為孩子目前做得比較好的“完成作業行為”有:
1、作業較認真;
2、字跡較工整。
孩子認為父母在支持孩子完成作業方面做得好的行為有:
1、做得好會表揚我;
2、按時完成作業會陪我玩一會;
3、獎勵我一顆紅五星。
三、列出雙方一致認為可以改進的作業行為的問題清單。例如,父母認為孩子可以改進的行為有:
1、專心致志,不想別的事;
2、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
3、字跡工整漂亮;
4、加快寫字速度。
孩子認為父母可以改進的行為有:
1、不要在我做作業時嘮叨;
2、不要隨便闖進我房間;
3、寫得不好不快不要罵我。
四、雙方商定,找出最重要的一個需要改進的行為習慣作為“目標行為”(又稱為“靶行為”),包括父母要改進的目標行為和孩子要改進的目標行為。注意:目標行為的描述必須是具體的、量化的。例如:
1、放學回家后,在10分鐘以內打開書包,再用5分鐘做好學習用具、書、作業本的準備工作,并開始寫作業;
2、爸爸媽媽在孩子寫作業期間,一次也不跟孩子嘮叨。
五、列出有意義而且公平的增強物清單,并讓孩子自己選擇他喜歡的增強物。例如:
1、當天可以看動畫片;
2、晚上媽媽可以為你朗讀一個故事;
3、可以得到若干零用錢;
4、媽媽用表揚代替嘮叨和批評;
5、晚上到外面散步。
六、用清晰明確的措辭寫下“行為契約”,全部使用正面措辭,父母和孩子共同簽字。契約實施的時間要有明確的階段,如一周或兩周,起止時間要寫清。
七、當孩子實現契約行為時,父母予以注意并給予稱贊,但注意不要太過分。同時用表格記載下孩子每天的行為表現,三天一小結,一周一總評。
八、當孩子完成一個良好行為后,立即兌現增強物。父母完成自己改進的行為時,也要請孩子予以評價和贊揚。
九、兩周后,如果第一個目標行為已經得到鞏固,可重新制訂新的行為契約,確定新的目標行為,例如:完成作業的時間從原來的2小時縮短到1.5小時。注意:小步走,逐漸提高行為要求。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