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重點在養(yǎng)成品行與習慣
來源:《東方教育時報》劉京海 文章作者:—— 2010-04-14 10:56:48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場所,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當下家庭教育卻存在一些問題。其最大的誤區(qū),我認為主要表現(xiàn)在“定位”上。定位不明確,職能不明確,該管的沒管,不該管的又管得太多,致使很多家長“錯位”現(xiàn)象嚴重。
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我認為關鍵是兩個東西: 一是品性,二是習慣。前者讓孩子從小就意識到自己是個好人,成為一個自信的人;后者確保他一輩子成為一個好人。這兩樣東西正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務。
現(xiàn)在,做父母的大都只有一個孩子,對教育的重視是不言而喻的,但他們沒有把上述兩個問題放在突出的位置。他們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知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孩子能識多少字,能背多少古詩,是不是能歌善舞,是不是能彈琴畫畫。社會上針對家長的關注點,開發(fā)出各種培訓班來投其所好。于是,孩子從小就被迫接受各種培訓操練,失去了童趣與天真;家長也參與其中,或當陪護,或當陪練,弄得身心疲憊。適當?shù)嘏囵B(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本無可厚非,問題的關鍵是,實施家庭教育時,傳授知識、培養(yǎng)技能本不是其主要任務,更不能作為唯一的內容。從結果上看,這樣做只能是勞民傷財,緣木求魚。
教育孩子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充滿自信的人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從家庭教育開始。如果一個人始終認定自己是個好人,那么他這一輩子就不太會在人格上、道德上出大問題。如果一個人在行為習慣上沒有問題,不論他將來做什么,他都有可能走向成功。孩子是一張白紙,這張紙上呈現(xiàn)什么底色,繪成怎樣的圖畫,關鍵在于他的童年成長期,關鍵在于家長的構想、設計。
其實,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yǎng),主要是學校教育的任務。家長可以配合學校完成,但大可不必唱主角,越俎代庖。
此外,家庭教育的屬性也要求家長須注意教育方式的多樣化、情景化、生活化。譬如,看到花草樹木,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事情讓孩子盡量自己去做;教導孩子尊重老人,和同伴們和睦相處,養(yǎng)成懂禮貌的習慣。同時,要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養(yǎng)成他們好動腦、動手的習慣,并對孩子的點滴進步予以肯定、鼓勵。此外,家長的自身形象也很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這比空洞的說教有用得多。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