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故事
來源:延邊大學出版社 文章作者:蒲松齡 2010-04-21 15:12:30

內容簡介
以寫鬼狐著稱于世的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博人。他生于明末清初一個漸趨沒落的地主家庭.一生與科第無緣。后以筆耕賣文、做別人的幕賓,坐館教書維持生活。經過幾十年的業余創作,將收集來的各種奇聞異事匯成了這本充滿鬼狐故事的短篇小說集。是一部名為談鬼說狐,但另有寓意的孤憤之書,實名《鬼狐傳》,一開始只在民間傳抄,直到作者去世50年后,才定名為《聊齋志異》成書問世。它不僅是中國古典小說中的精品,也是世界文學中的瑰寶。
該書所寫的大多是神仙鬼怪的故事,然而這些故事看似荒誕,卻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
揭露封建壓迫是全書的一個重要的主題,書中很多篇目,是對欺壓良民的邪惡勢力進行揭露和鞭撻。像《夢狼》、《促織》這些作品,都一針見血地道出了整個封建官僚機構的腐朽。
另外一些富有人生哲理的故事,像《種梨》、《勞山道士》,無不令人啞然失笑。
本書既保留原著的風采,又通俗易懂,而且插入了許多精美的圖片,使小朋友能直接領略精品神韻。小朋友們趕快行動吧!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淄博)人。早歲即有文名,為施閏章、王士稹所重。屢應省試,皆落第,年七十一歲始成貢生。除中年一度作幕于寶應,居鄉以塾師終老。家境貧困,接觸底層人民生活。能詩文,善作俚曲。曾以數十年時間,寫成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并不斷修改增補。其書運用唐傳奇小說文體,通過談狐說鬼方式,對當時的社會、政治多有批判。所著又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聊齋俚曲》及關于農業、醫藥等通俗讀物多種。
編輯推薦
本書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的短篇小說集的注音版,《聊齋志異》,一部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中國古典文學精品,是傳世藏書。小說描繪了大量狐仙鬼怪、花妖樹精,有吃人不吐骨的面皮惡魔,也有溫婉深情的狐仙鬼女;有對社會的尖銳批判,有對丑惡人性的鞭撻,也有對美好、健康生活理想的熱情謳歌,一篇篇動人心魂、曲折離奇的故事,令你應接不暇。
本系列書籍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每篇故事中都對比較深奧的詞語進行注音解釋,在看故事的同時得到更多的知識。讓名著的雨露滋潤純潔的心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