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山下多私塾 每日瑯瑯讀經聲
來源:深圳商報 文章作者:劉 瑜 2010-06-10 13:18:49

池蕊來自廣電集團,先生是教育工作者,名校高學歷。兒子15歲,今年寒假才在池蕊力克家庭阻力之下送至梧桐書院讀經。實際上已經過了專家所說3至13歲讀經教育的最佳時機。這也是池蕊擔心的一個方面。
每位私塾學生的背后都有一個故事,每個讀經家庭都有一段不盡然相同的心路歷程,是對體制內教育的不滿,是對孩子未來的憂慮,還是出于價值觀念的重新審視不同的故事、歷程傳達出的訊息引人思考。
投奔私塾暫求過渡
梧桐書院的老師蔡孟曹告訴記者,書院曾收了一位“頑童”,在學校天天罰站挨批,孩子不愿上學,父母沒辦法只好將私塾當作一味解藥,一年后,孩子大變,對人有禮,也愛學習,父母便又將其轉回學校。“私塾有時候成了學校‘壞’孩子的避難所,有糾錯功能,這些父母將讀經教育當作權宜之策,并非真正了解私塾的價值所在。”
張先生自己讀經十年,開過企業當過老板,去年毅然將在實驗小學讀一年級的小兒子送進私塾,選擇了一條完全不同于大兒子的教育之路。原因在于對體制內教育的失望乃至絕望。張先生憤憤不平地說,“大兒子在學校的操行評語都是C啊,我想小兒子可不能再走老路了”。
只為陶冶情操
依男(化名)的兒子9歲,被私塾老師評價為“讀經天才”,有超強的記憶能力。可是孩子讀了一年,每月一次父母來接時就要問,“我什么時候回學校”,而且回到家后管不住自己,老要玩電腦,跟小朋友的交往也不融洽。
老師說,孩子的不穩定在于家長的不穩定。依蘭承認,她是受朋友影響送兒子來讀經,希望在做人方面受些熏陶再回歸學校教育,她不知道未來會怎么樣,總不可能讓兒子一輩子讀經吧,她只希望兒子做個普通人。
阿潔是位單親母親,她并不在乎兒子將來是否成為“大才”、“圣賢”,她同樣擔心的是兒子讀私塾后將來能否回歸主流文化,能否如天下大多數母親寄望孩子的那樣得到世俗的快樂與幸福。
成為真正有才能的人
華姐(化名)穿著家常的衣服來書院接孩子,隨和坦誠。她的兩個孩子都在私塾讀經,一個七歲,全托,一個三歲,每天接送。為了孩子讀經,她在梧桐山租了房子。之所以篤定讓孩子讀私塾,最早還是出于先生的想法。先生的生意做得比較大,也很成功,近來卻老是感覺到社會上人才的欠缺,他非常贊同王財貴教授的話,做大事、創大業的人不需要文憑,所以對于孩子將來有沒有學歷并不看重,倒是希望孩子成為真正有才能的人。
池蕊為兒子向先生爭取了一年的私塾就讀時間,她真實的愿望是能夠呆兩年,掌握30萬字的經典積累,至于回到體制內教育,她坦言,“是少不了的”,現在只能走著看。她不認為體制內教育與私塾是對立關系,而應該互補。兒子讀經三個月后,變化她都看在眼里,以前是個不怎么好學,懶散,一個月20天可以不做作業的學生,現在至少坐有坐相、起居有常。
兒子在私塾讀經,她和老公則天天在家同步讀經,說是“三日不讀圣賢書,面目可憎”,她給兒子灌輸的人生目標并沒有具體指向,她提到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的書《人為什么活著》,一個人無論成功、失敗、順境、逆境都是過程,好比儒家的“內圣外王之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