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尖”怪象風行 中招爭奪生源大戰何時休
來源:中國教育報 文章作者:程墨 羅曼 通訊員:王懷民 2010-06-19 16:52:01


陶小莫 繪
“掐尖”招生行為,于高中而言,加劇了重點校與薄弱校之間的兩極分化,加劇了教育的不均衡;于初中而言,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強化了“唯分數論”思想,使學校、教師、家長都僅僅注重學生的學業成績,而將素質拓展、生活教育、職業準備等拋諸腦后。
6月20日,武漢市10萬余初三學生將迎來中考,這兩天的考試直接關系到他們能否升入理想的高中。但是,早在5月4日填報志愿之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已拉開了序幕,他們中的許多人,尤其是成績優秀的學生早就和名校達成了升學意向,并有可能享受各種優厚的條件。
不僅減免學費,還能根據分數提供數額不等的獎學金;不僅安排獨立的宿舍,甚至還新建公寓,配備空調、熱水器;不僅讓家長免費入住公寓陪讀,甚至還給家長就近安排就業……這是發生在武漢市中考招生中的怪現象,在中考填報志愿前,許多示范高中都爭相開出“價碼”,你方唱罷我登場,而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個——爭奪優質生源。
生源大戰愈演愈烈
生源大戰從初三學生剛開學時就暗流涌動,為了在生源大戰中搶占先機,提前簽協議承諾錄取,不惜重金獎勵,拼命阻擾學生跨校、跨區報考,不少示范高中使出渾身解數,吸引優質生源。
“生源大戰從每年10月份,也就是初三學生剛開學時就已經暗流涌動了。為了提前鎖定優質生源,不少高中提前派出教師,到各初中學校‘摸底’。”武昌區一所市級示范高中的校長告訴記者,“隨著生源的萎縮,近幾年來,生源大戰愈演愈烈,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白熱化”的形容并非夸張。據了解,不少示范高中為了在生源大戰中搶占先機,使出了渾身解數,比較常見的手段就是提前和優秀學生簽訂協議,承諾錄取,并且保證分在重點班、實驗班等。不惜重金,拿錢獎勵尖子生也是許多高中的共同做法:某示范高中每年拿出20萬元獎勵優秀新生,另一學校則對中考前10名報銷3年租房費2.7萬元、前30名獎勵現金5000至10000元……
近幾年,隨著生源競爭的加劇,高中學校更是在生源大戰中競相“加碼”:今年年初,武漢一家省級示范高中斥資近270萬元,在與該校只有一條馬路之隔的樓盤購買了10套50平方米左右的小戶型公寓,公寓內空調、熱水器、網線齊全,廚衛用品齊備,在今秋免費提供給尖子生的父母居住陪讀。不僅如此,還有省級示范高中承諾,簽約尖子生被錄取后,若家長需要在學校附近租房陪讀,學校可為家長提供圖書管理員、清潔工等崗位,解決其就業問題。
“一方面,各高中學校在想盡辦法到處挖優質生源,另一方面,各個區也在拼命阻止本區的初中畢業生跨區報考。”武漢某中學的榮校長說,今年年初,該校所屬的區教育局召集下屬中學開會,明確要求各校阻止生源外流,填報外區高中多的初中將被認為是“管理不到位”,將給予考核扣分等處理。
有了這樣的“指令”,校際之間、區際之間全力阻止學生跨校報考、跨區報考高中的現象也就不難想象,一支從區教育主管部門到學校,從校領導到畢業班教師的“防流失”隊伍逐漸形成。“在一些初中學校,高分考生如果優先報考本校高中或本區的重點高中,就能享受到一系列優待。”榮校長說,“相反,如果高分考生跨區報考,則有可能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有人總結歸納了部分學校阻撓優質生源外流的幾大“絕招”:借公布4月調考成績排名之機,大幅調整畢業班教室座位,以幫助后進生為名,將那些報考其他學校、其他區學校的學生調到教室的邊角座位;頻繁在上課時間找這些學生談心;為填報本校高中的優秀生開小灶補課,報考外校的學生則被排除在外。
王女士的孩子在某中學上初三,平時成績優秀,5月初填報志愿之前,孩子的班主任找王女士談了幾次話,“孩子想跨區報考,班主任希望孩子就報考本校高中。”王女士對談話內容印象深刻,“一開始說孩子成績好,潛力大,若報考本校高中,一定是‘種子選手’。沒隔幾天又改口說孩子成績不穩定,若報考本校高中把握更大。填報志愿的前幾天,老師每天都找孩子談話、對孩子施加壓力。”王女士心里一直有一個疑問:“孩子為什么不能選擇自己心儀的學校讀書?”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