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一個角度教育
來源:hero624261日志—網(wǎng)易博客 文章作者:. 2010-06-29 09:56:39

1、老貝利教子
巴西球王貝利,小時候就喜歡踢足球,也喜歡吸煙。他父親為了讓他改掉吸煙的習慣,勸說多次都未見效,后來,他父親換了勸說方式。有一天,父親對貝利說“我現(xiàn)在給你一點點錢,你要么去買煙,要么去買一個足球。”貝利思考了良久,終于用這僅有的一點點錢去買了一個足球。從那以后,貝利不再吸煙,專心練球,走上了世界球王之路。
這個小故事給我們兩點啟示:一是球王貝利這種自我比較、思考、選擇的做法,值得我們去深思。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恰當?shù)倪x擇是成功的一半。二是貝利父親這種不失時機的調整教育方法的做法,值得我們來借鑒。我們可以從中明白:教育的失敗可能是我們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
2、校長智懲麥克勞德
英國科學家麥克勞德(諾貝爾生理醫(yī)學獎得主、真空規(guī)的提出者)小時因滿足好奇心,一不小心解剖了所在學校校長的愛犬。校長嚴厲地給以懲罰:畫兩幅畫,一幅是狗的骨骼圖,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環(huán)圖。
這個小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校長這種智慧的懲罰可謂“一石三鳥”:既保護了麥克勞德的好奇心,又引導他滿腔熱情向科學高峰攀登,同時培育了他作為科學家必備的優(yōu)良品質――善于改錯。麥克勞德最終成為英國著名的解剖學家,與校長那機具匠心的懲罰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我們從中應該認識到:懲罰有時也是教育中的必要手段,但教育者必須在愛的前提下實施,這樣才能讓懲罰因愛而美麗。
3、三個瓦匠
曾經(jīng)有三個工人在砌墻,路人問“你們在做什么?”甲工人懶洋洋地回答:“干活兒”;乙工人心不在焉地回答:“賺錢”;丙工人快樂地眨眨眼,爽朗地回答:“在造一座美麗的宮殿。”多年過去了,甲工人和乙工人依舊悶悶不樂、默默無聞地砌著墻,而丙工人已經(jīng)成為了建筑業(yè)中著名的建筑工程師……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不管你從事哪種職業(yè)、干什么工作,只要你把工作當作快樂的事業(yè)、而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你就會干出成績、走向成功。
4、兩個河馬飼養(yǎng)員
美國的一家動物園,新來了一個河馬飼養(yǎng)員。老飼養(yǎng)員告訴他,不要喂河馬過多的食物,不要怕它餓著,以免它長不大。新飼養(yǎng)員十分不解,他沒有聽從老飼養(yǎng)員的勸告,生怕餓著河馬,拼命地喂他的那只河馬。河馬面前到處都是食物,人們無不感到他的仁慈和善意。
兩個月后,他發(fā)現(xiàn)他養(yǎng)的那只河馬沒有長多少,而老飼養(yǎng)員不怎么喂的那一只,卻長得飛快。他以為是兩只河馬自身的素質有很大差異,老飼養(yǎng)員也不說什么,與他換著喂養(yǎng)。不久,老飼養(yǎng)員喂的那只河馬又超過了他現(xiàn)在喂的那只河馬,他大惑不解。
老飼養(yǎng)員這才一語道破天機:你喂的那只河馬由于不缺食物,反而拿食物不當一回事,不好好吃食,自然長不大;我的那只,總是在缺乏食物中生活,因此它懂得珍惜,是珍惜使它有所收獲,有了健壯的身體。珍惜是一種正常的生命反應,甚至是一種促進的力量。
這個小故事向人們昭示:生活中有許多東西,就因為能輕而易舉地得到,我們熟視無睹、無動于衷;相反,有許多事情,就因為需要付出智慧與真情,我們才會主動關注、加倍珍惜。
這個小故事生發(fā)出的道理,適用于家庭生活中家長對子女的管教、企事業(yè)單位中領導對員工的管理、學校教育中教師對學生的教育與教學,還適用于在社會生活中處理各種人際關系。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