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愛心父母”突破20萬
來源:廣州日報 2010-07-01 11:04:36

“別的小朋友都有爸爸來接送,爸爸你可以到學校來接我一次嗎?”
“不如我來參加你的家長會吧!”聽到“爸爸”的這個回答,來自肇慶市端州區的小女孩英兒欣喜若狂,她終于不用被其他小朋友說“沒爸爸”了。
“爸爸”哈英敏與“女兒”英兒的父女情緣緣于廣東省婦聯組織的“愛心父母與困境兒童幫扶結隊”活動。三年以來,在南粵大地上,共有15萬名愛心父母以不同的幫扶形式參與,幫扶困境兒童25萬名。今年“六一”兒童節前,省婦聯成立了“愛心父母大聯盟”,在短短一周內,又新增“愛心父母”4萬多人,如今廣東省“愛心父母”已突破20萬。
“愛心父母”以助學、助困、助教等多種方式幫助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很講究方法。愛心父親哈英敏和徐大章都強調,對這些困境兒童的幫助并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幫助,真正的幫扶是精神上對他們的支持。
愛心父親哈英敏:
“女兒”家長會一次不落
3年前的“六一”兒童節,廣東省家庭教育研究會理事哈英敏的三口之家增添了一名新成員。在省婦聯組織的愛心父母與困境兒童幫扶結對儀式上,來自肇慶市端州區的8歲小女孩英兒(化名)將花環戴在了他的脖子上,一段父女情緣由此展開。日前,參加“愛心父母大聯盟”的哈英敏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初次見面“女兒”很抗拒
“我現在還記得第一次跟英兒見面的情景。”哈英敏說:“英兒看到我后第一反應是抗拒,一見我靠近就躲開,甚至害羞地鉆到了桌子底下。”
英兒回到肇慶后,父女倆開始了書信交流,孩子的信一開始總寫得很短。
慢慢地,英兒的來信越來越長,說的事情也越來越多。有一次,英兒寫信說,她的同桌老是欺負她。哈英敏馬上跟她的班主任聯系,并建議幫英兒換個位子。老師很快就幫英兒換了位子。
英兒非常開心。“其實,我能感覺到,她并不是為換了位子而開心。”哈英敏說,“她其實是為終于有人為她‘出頭’了而開心,她從小生活在別人的歧視中,這種感覺一定給她帶來了某種安全感。”
2008年夏天,一天英兒給哈英敏打來電話說:“別的小朋友都有爸爸來接送,爸爸,你可以到學校來接我一次嗎?”
重新找回有爸爸的感覺
哈英敏知道,從小就被小朋友罵“沒爸爸”的英兒對于父愛的渴望。他告訴她:“從廣州趕到肇慶接她一次沒什么意思,不如我來參加你的家長會吧。”英兒聽后欣喜若狂。
參加家長會的那天,果然有好多學生聚集在窗口“圍觀”他這個“爸爸”。開完家長會,英兒還拖著哈英敏的手來到老師跟前,驕傲地說:老師,這是我爸爸!哈英敏心底里最柔軟的地方被她觸動了。他從此決定,要參加英兒的每一次家長會。
“也有人問我,花一天的時間,去開兩個小時的家長會到底值不值得?”哈英敏說,“可是,我覺得,如果我能讓她重新找到一種有父親的感覺,就是值得。”
愛心爸爸徐大章:
憑一己之力助養兩代棄嬰
廣東省檔案局局長徐大章,則一人助養了兩代棄嬰。“其實我也是被她們的故事所感動,才開始了助養計劃,現在兩個孩子讀書成績都很好,一個上初中二年級,另一個剛剛小學畢業,我們常打電話,有時她們也會寫信給我。”徐大章樂呵呵地說。
徐大章告訴記者,他助養的是非常特別的“三口之家”:一個老婆婆和兩個棄嬰。她們住在韶關南雄,老婆婆叫鄧玉蓮,已經將近80歲,兩個孩子大的18歲,小的16歲,分別取名麗麗、莎莎。麗麗、莎莎是鄧婆婆1993年和1995年在北江收養的兩名棄嬰。由于居無定所的走船生活無法養育嬰兒,舉目無親的鄧婆婆后來背著女嬰來到南雄,靠撿垃圾和做小工來養活兩個孩子。鄧婆婆本身也是一名棄嬰,是被北江邊的好心船民收養帶大的。
“最初是通過報紙看到鄧婆婆的事跡的,看了以后很感動,馬上委托當地檔案部門的同事幫忙調查。后來我也到南雄去看了,老太太很有愛心,兩個孩子對老太太也很有感情。按理說,孩子完全可以去孤兒院,不用每天過著流離失所的日子,但是兩個孩子都不愿意。剛開始時她們的條件很差,常常睡在街上,后來又住在豬圈改造的房子里,在大家的幫助下現在終于住上了經濟適用房。”
確定助養計劃后,徐大章每年固定給兩個孩子和老太太資助五六千元,自己沒時間到南雄的時候,會委托當地檔案局同志定期去看他們。
“前年我帶麗麗和莎莎到廣州玩,帶她們去了越秀公園、黃埔軍校、廣州大學城、珠江夜游、鱷魚公園、長隆國際大馬戲和省檔案館等等。其實就是想讓她們多看看城市,我也常常跟她們說,讀書才是擺脫貧困的方法。”
“愛心父母”經驗談
不要懷著憐憫之心去助養
哈英敏說,現在很多“愛心父母”都是覺得孩子可憐才去幫助他們,因此,在為孩子提供幫助時,無形中帶著一種優越感。“有這種心態的人,最好不要去當‘愛心父母’。”他說,“處在困境中的孩子很敏感,很容易感受到這種心理上的優越感。”
太多的物質幫助是鴉片
其次,對困境兒童,精神上的幫助遠遠重要過物質的幫助。對有的孩子來說,太多的物質幫助是鴉片。如果家境過于富裕,不要把幫扶對象帶到自己家中生活,“那樣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心理落差,從而帶來心理上的不平衡。”選擇幫扶對象女孩優先
“如果是在同等條件下,在男孩與女孩之間,我會優先選擇女孩幫扶。”哈英敏說,在社會資源有限的條件下,應先幫扶女孩。“因為女孩將來都要做母親的,而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她們會影響下一代人。”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