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理財如同教他們如何生存
來源:《經濟參考報》 文章作者:—— 2010-07-12 09:50:25

談到理財,一些家長很自然地認為這是當家過日子的事,跟孩子沒有多大關系,長大成人自然就會了,其實不然。
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關穎說,理財教育是與少年兒童成長的各種問題息息相關的?梢哉f,在現(xiàn)代生活中,理財能力是生存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成長中的少年兒童來說,學會理財,不僅僅是學會如何用錢,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教育內容和多種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孩子正確對待財富
明智的父母,絕不會讓孩子把家庭的財富作為自己炫耀的資本。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關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舉例說,美國富豪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10億美元財產的富翁,但其子女的零用錢卻少得“可憐”,而且要求嚴格。他家賬本扉頁上印著孩子零用錢的規(guī)定:7-8歲每周30美分;11-12歲每周1美元;12歲以上每周3美元。零用錢每周發(fā)放一次,要求子女們事先作出預算并記清每一筆支出的用途,待下次領錢時交父親檢查。賬目清楚,用途正當,下周增發(fā)5美分;反之減少。這樣,不僅避免了孩子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優(yōu)越感,也給了他們和普通家庭的孩子同樣的接受理財教育的機會。
關穎表示,即使是富裕家庭,很少有一夜之間暴富的,許多父母乃至祖輩都經歷了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艱苦奮斗。父母要把曾經的艱難告訴孩子,使其明白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的道理,教孩子懂得富裕生活來之不易。
而在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里,父母應當告訴孩子自己的收入狀況,讓孩子不要和別人攀比。如果孩子堅持要買名牌衣服或用品,父母可以理直氣壯地告訴他“咱家買不起!”同時告訴孩子要使生活過得更好,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將來要靠自己自食其力。
理財教育要避開的幾個問題
有調查顯示,城市中小學生90%左右平時都有零花錢,每人每月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孩子手中有零花錢并不是壞事,可是零花錢多了卻缺乏對如何花錢的教育和引導,則是非常危險的。
關穎指出,通過未成年人對錢的認識和使用,反映出當前小孩理財教育中存在四大弊端:一是許多家長未曾給孩子家庭經濟狀況的真實信息,富裕家庭沒告訴過孩子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經濟拮據的家庭則恥于跟孩子談錢,甚至家長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吃好、穿好、兜兒里有錢。孩子沒有絲毫家里缺錢的危機感,更不懂得什么是節(jié)儉。
二是社會上對拜金主義金錢觀的一些過度渲染,尤其是對某些“明星”“大款”“大腕”揮金如土的生活方式的推崇,使未成年人潛移默化地受到扭曲的金錢教育。
三是消費指導欠缺。未成年人駕馭金錢的能力較低,時常是在相互攀比中、在商品廣告的誘導下決定自身的消費行為,購買“兒童不宜”的用品、進入“兒童不宜”的場所,陷入盲目消費、高檔消費、炫耀消費的誤區(qū)。
四是未成年人獲取金錢的欲望膨脹得不到有效制止,當父母的給予或自己的收入不能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對金錢的需求時,在外力的引誘下就可能以違法的手段達到獲取錢財?shù)哪康摹?br />
訓練孩子駕馭錢的能力
關穎認為,教孩子理財?shù)牧硪粋關鍵點在于,要培養(yǎng)孩子駕馭錢的能力。就像一個人只懂得汽車的用途和它的原理,并不意味著他就會開車一樣,孩子的理財能力是需要在生活實踐中培養(yǎng)、訓練的。在這方面,父母的作用最重要。
首先,要訓練孩子有計劃地使用錢。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數(shù)是短暫快感的追求者,在理財教育欠缺的家庭,大多是父母給多少孩子花多少,花完了再找大人要。結果是孩子花錢越多越覺得不夠花,花起錢來越沒有節(jié)制。所以,零花錢使用的計劃性很重要。這個計劃最好是在給錢的時候制訂,家長只提出原則,具體內容則由孩子全權負責,家長不直接干預,但要監(jiān)督、檢查。
關穎表示,教孩子使用零花錢是讓孩子學會如何預算、節(jié)約和自己做出消費決定的重要手段。父母對孩子的監(jiān)督檢查起到了“安全閥”的作用,可以防止孩子亂花錢,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把錢用在刀刃上的良好習慣。
其次,給孩子錢的數(shù)額應當把握在孩子有能力支配的范圍之內。關穎指出,無論孩子的年齡多大,家庭經濟條件如何,為孩子花錢都不要沒有節(jié)制,給孩子多少零用錢一定要心中有數(shù)。零花錢的多少并沒有一個定值,主要依據孩子的年齡及其一周的消費預算來確定。對于過年的壓歲錢、過生日、過節(jié)時長輩給的錢等,太多地超出了孩子平時零用的數(shù)額,父母應建議孩子把錢存入銀行,或者購買一件孩子需要的大件物品,千萬不能任其無節(jié)制地使用。
此外,父母最好對孩子進行模擬成人生活開支的訓練。關穎說,對許多孩子來講,在家里沒有太多的生活開支讓他們承擔,但當他們長大后開始自己付房租、水電費,買食物和衣服以及付交通費用時,會因缺少經驗而束手無策。為了幫助孩子為未來生活做好準備,可以讓年紀大一些的孩子為自己買日用品,為家里買菜、交電話費等。一旦孩子成熟了,家長還可以翻開賬簿,告訴他家中的錢是怎么花的,以幫助孩子了解該如何掌管家庭的“財政”。
培養(yǎng)理財能力要從小抓起
關穎說,一個孩子的理財能力直接關系到他成人以后在社會上的生存狀況,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家庭、學校和社會都要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多方攜手共同努力,讓孩子從小形成正確的對待財富的態(tài)度,掌握一定的理財技巧和能力。
一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品質。理財教育就是教育孩子掌握正確的理財方法和形成良好的理財習慣,這當中自始至終包含著品德教育的內容。比如通過了解金錢與工作的關系,讓孩子懂得父母掙錢的艱辛,進而珍惜別人的勞動,產生孝敬父母、回報父母、回報社會的情感和行為動力;懂得金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要取得成功需要付出、需要奮斗的道理;誠實、守信是經濟生活中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品格等等。
二是鍛煉獨立做事能力。現(xiàn)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兒童在幼兒階段就有了獨立意識的萌芽,并逐漸產生自我意識與自我表現(xiàn)欲望。讓孩子理財,無疑為孩子提供了自我實現(xiàn)的極好實踐機會,使他們從支配自己的零花錢開始鍛煉獨立做事。
三是提高辨別和分析事務的能力。當孩子面對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和名目繁多的促銷活動的時候,需要作出符合自身情況的判斷和選擇;當孩子打算用自己手中的錢購物的時候,需要再三考慮購買的必要性,對商品的價格、質量等進行考察。成功的理財教育,可以幫助孩子在得到物有所值的商品的同時,所獲得的還有分析和辨別能力的提高。
四是學習管理經濟事務。在現(xiàn)代社會,無論個人怎樣生活,無論從事什么職業(yè),每個人都會不同程度地與錢發(fā)生聯(lián)系,當家理財是家庭生活的組成部分,有助于生活的更加幸福美滿。讓孩子從小接觸錢、了解錢并學會如何合理使用錢、管理錢,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經濟意識和理財能力,以適應未來經濟生活的需要。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