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以上未成年人犯罪與網絡有關
來源:四川日報 文章作者:編輯 2010-07-19 17:10:24

青少年成長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5月31日,省高院相關負責人結合法院工作實踐,詳細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誘因和動向。并透露,經全省法院在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方面采取相關舉措,使全省法院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數量和判處人數連續兩年呈現出較大幅度的下降趨勢。
情況調查
家庭教育缺失導致偏激人格
家庭教育的缺失與不當,是引發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大重要原因。近年來,單親家庭、留守家庭的不斷增多,使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足夠的關愛和教育;有的家長對孩子凡事遷就,縱容放任,使其形成不健全人格,遇到問題容易尋求偏激方式解決。
調查結果顯示,法律知識不足是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另一重要原因。有超過半數的少年犯表示,犯罪之前并不確切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會產生怎樣的后果;有半數少年犯表示,自己對法律知識了解得很少,一些人甚至表示一無所知。
網上邀約犯罪成為新動向
影響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還有網絡不良信息。省高院援引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稱,8成以上未成年人犯罪與網絡不良信息有關;少年犯中,“經常進網吧”的占93%,“沉迷網絡”的占85%。
全省受理案件顯示,近年來因沉迷網絡游戲而導致的暴力犯罪、受網上暴力文化誤導而實施的暴力犯罪、因上網缺錢而導致的財產型犯罪、因受網上色情毒害而導致的性犯罪等逐漸增多。
其中,網上邀約犯罪成為未成年人犯罪新動向。在與網絡有關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80%以上都有通過QQ等即時通訊工具進行聯系的情況,一些未成年人利用QQ群結成幫派,聚集犯罪。
法院對策
圓桌座談式庭審彰顯人性化
預防為主。10年來,我省共有95個中基層法院、法庭獲“青少年維權崗”稱號。南充、瀘州等地法院與轄區學校定期開展“法制進校園”活動,不少法院還配備了法制副校長。
各地紛紛建起少年審判庭。凡涉及未成年人權益的刑事、民事及行政案件都交由少年審判合議庭審理,并采取圓桌座談的人性化模式進行庭審,最大限度地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審判人員還注重加強與學校、居委會、家長的聯系,對判處緩刑的少年罪犯進行跟蹤幫教。
未成年人心理輔導中心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我省不少法院聘請心理咨詢師,在庭前、庭中、庭后對少年犯進行心理咨詢和矯正,幫助其建立健全人格,更好地回歸社會。
“前科消滅”制度促浪子回頭
為保障少年犯的升學、就業權利,幫助其重新融入社會,我省法院率先試行了“前科消滅”制度。3年前,彭州法院在全國率先試點了未成年在校學生 “前科消滅”制度,使受刑事處罰的法律文書不再記入其戶籍及人事檔案。去年底,該院再開全國先河,聯合當地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共同出臺了“前科消滅”制度實施辦法,將前科消滅實施對象從未成年在校學生擴展到所有的未成年人。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