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幼兒園孩子也學奧數家長無奈
來源:寧波晚報 文章作者:編輯 2010-07-19 17:16:32

奧數,孩子花大把精力學的很可能是一輩子也用不上的知識。
家長痛恨、院士批判、學生懼怕、輿論臭罵之下,它卻依然活力無限……
“幼兒園的孩子竟然也去學奧數了,這合適么?”昨天,家住北侖新艷新村的張女士致電本報記者,她對同事讓年僅6歲的孩子去學奧數感到十分詫異。張女士說,目前中小學生,特別是小學生學奧數依然十分火爆,有不少小朋友為此“眼淚汪汪”,可憐得很。面對如此燎原之勢,張女士下定決心,沒讓“已經到學奧數年齡”的兒子去參加培訓,但她不知道以后自己會不會后悔。
現象
學奧數的孩子還真小
“想讓孩子的思維更活躍,做好上小學的準備,成為一個更優秀的孩子。”說起讓上幼兒園的孩子去學奧數的原因,張女士的同事說。她孩子所在的幼兒園,不少大班的孩子都在學,平時家長們都會給孩子買一些奧數的書來練習,幼兒園老師雖不批改,但如果學生要求,老師還是會做一些相應的指導。
這位母親告訴記者,她孩子上的趣味奧數班是由一位退休老教師輔導的,每次上課她也陪著一起聽,回家后,她會按老師要求將上課的內容再給孩子練習一遍。
“占坑”還得趁早
盡管大部分家長恨之入骨,稱“奧數班”為“占坑班”,但往往是這頭剛罵完,轉身就給孩子報了班。今年暑假,小學生奧數培訓市場依舊火爆。昨天下午,記者從市青少年宮、兒童公園等處了解到,曾經的“奧數班”現已變成了“新思維數學”、“趣味數學”等形式的培訓班,可教學的內容并沒多大變化,很多孩子還沒放假,家長早早就給孩子報了名。雖然,有一些孩子能愉悅地享受學習奧數的過程,但對很大一部分孩子而言,這是受罪。
一筆未完待續的賬
記者走訪了我市一家新華書店,書店里小學輔導材料應有盡有,奧數輔導書從幼兒開始就有了。銷售員說,這些書,銷量一直都很好。書店里,一位學奧數的孩子家長給記者算了一筆“未完待續”的賬:學習時間:3年級-5年級。教輔資料費(包括光盤、講座等):約1000元。周末班(長期)學費:3年合計約10000元,每年約30課時。暑期班學費:2年合計約2000元,每次12-15課時。寒假班學費:2年合計約1000元,每次6-7課時。
探究
家長很無奈
很多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家長都懷著各自的美好期望,讓孩子去上奧數班。至于奧數到底能給孩子帶來什么,家長們始終懷有極其復雜的心情。記者發現,常有家長將孩子的奧數題放到網上進行討論,幾乎每一個帖子都會掀起關于“孩子該不該學奧數”的大討論。而近日,省外教育部門對奧數的“整治”態度,使網上熱議奧數優劣的帖子更是層出不窮,針砭之詞頗多,無奈之意也盛。
網友“時光”:我很看重孩子分數,因為這也是升學的重要條件。奧數現在成了全民運動。
網友“shuisi12”:曾經名校招生都不用奧數了,但今年卷土重來,估計那些奧數班最開心啦。
網友“順風耳朵”:家長自己沒法教孩子,看著別人在學,感到自己孩子不去學會吃虧,攀比與跟風心態。
網友“陽光就是我”:有關奧數培訓的好處,是那些想從金錢上獲得最大利益的人在鼓吹,如果大家都不去什么培訓班,這些人就掙不到昧心錢了。
專家不贊成
鎮海中學高中數學教師沈虎躍:目前,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多是面向高中階段極少數特別愛好數學的學生,小學和初中已經很少有這樣的競賽,尤其是小學奧數競賽,幾年前就叫停了。現在小學生學的所謂奧數,打著國際招牌,實際上已搞成了一樁全民性的、贏利的、加重學生負擔的怪事。鎮海中學高中段一個年級約有四五百人,其中參加奧數興趣小組的也不過20人。
江東實驗二小校長陳偉忠:小學低年級學生連基本數學知識都未掌握,讓他們去學奧數是違背教學規律,就更別提幼兒園的孩子了。奧數過熱是將學生變成了“模仿機器”、“做題機器”,現在一些奧數班只是教給學生一些解題捷徑,而這樣的技巧可以說是一種數學“雜技”,有時甚至會造成學生解題愛鉆牛角尖。
解鈴還須系鈴人
寧波市教育局基教處工作人員:根據有關文件規定,我市義務教育階段不得開設奧數班,學校也不得以小學階段各類學科比賽、競賽(當然包括奧數競賽)的成績作為入學和轉學的依據。但是,民辦學校和民辦培訓機構對奧數的態度可能有點“松”。
一位教育界人士:奧數熱契合了家長們給孩子作“全面準備”的心態,即便整治了奧數,也會有其他“熱”出現。任何素質拓展性教育只要跟升學、選拔等沾上了邊,就會很快變成學生的負擔。只有讓考試機制正常起來,奧數熱才會自然而然地冷卻下來。因此,建議學校在各類升學及平日考試中剔除奧數內容,但更重要的還是要剔除那些附加在奧數頭上的隱匿的政策。(記者徐葉王景波)
記者手記
日前,成都市教育局宣布,今年10月將出臺4條“鐵令”,用一年的時間徹底整治瘋狂的奧數。此新聞一出,又將奧數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有不少家長呼吁,寧波何時也能全面“禁奧”?“要么就一起學,要么大家都不學。”這樣的論調從某種程度上折射出競爭壓力下家長們畸變的心態。
其實,奧數并無原罪,適當的奧數教育也無傷孩子的心靈,但把它徹底功利化了,奧數教育就陷入了惡性循環的泥淖,其結果只能是極個別人勝出,而大多數人受害。
新聞背景
“奧數”存廢之爭
“奧數”是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簡稱,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舉辦了第一屆。
1986年,我國中學生首次參加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我國選手獲得了其中絕對多數金牌。這些金牌“顯示出我國中學數學教育的優秀成績和華夏子孫卓越的數學才智”,但競賽訓練和考試卻又形成了另一個應試教育系統:賽績與教師考核,學生升學、擇校等掛鉤,事實上強化了應試教育傾向。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中小學數學競賽發展至極度狂熱階段,國家教委曾發出《緊急通知》,勒令停辦各級各類奧校,此舉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國內外許多學者對數學競賽持否定態度,認為它只面對少數天才兒童,與日常數學教學脫節。
幾年前,北京、廣東、河北、江蘇以及浙江(2005年)紛紛出臺規定,禁止舉辦奧數班并叫停奧賽。但在一片叫停聲中,改頭換面的暑期奧數班卻依然火爆。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