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試行教育懲戒,學生自訂班規
來源:大河報 文章作者:編輯 2010-07-19 17:19:39

閱讀提示
上學遲到、上課說話、打架、亂寫亂畫、放學后椅子沒有按規定放到桌子下……面對犯了各種錯誤的小學生,如果你是老師,你會用什么樣的方式處理?如果要懲戒,又該以哪種形式進行?
鄭州市二七區實驗小學進行了這樣的嘗試:以各班級為單位,由學生集思廣益出臺班規,以班級制定的標準來對犯了錯誤的學生進行懲戒。
當“教育懲戒”在教育行業中仍舊處于“談之色變”之時,二七區實驗小學則在昨日正式成為二七區教體局進行教育懲戒的試點學校,“懲戒”在這所公辦小學走向“公開化”。
學生犯錯要受處罰
案例一:上課搗亂
懲戒方式:倒一周垃圾、罰跑步等在二七區實驗小學四(4)班教室里,原本放在走廊里的班級垃圾簍挪到了寧寧身邊。
在一周的時間內,寧寧除了上課外,另一項任務就是在課間收集教室里的雜物,并把同學們扔進垃圾簍內的垃圾倒掉。
這名因向同學扔紙疊“兵器”而在上課期間發生了一場小規模“戰爭”的男生,在同學們討論后,受到了一周的懲罰。
“是他罵我,我才扔他的!北M管已進行了4天的“勞動”,寧寧還是不服氣。“他”是班上另一名男生小東,這名男生受到的懲罰是在校園跑了30圈。
該班老師介紹,兩名男生發生糾紛后,寧寧向前排扔“紙兵器”,男生小博為男生小東提供橡皮,小東將橡皮切成碎丁狀向寧寧還擊!皩Ψ噶诉@種錯誤的學生怎么處理?我讓同學們出主意。”
老師將處理權交給了學生,學生最終達成一致意見:罰寧寧倒一周的垃圾,小東罰跑步,小博則要免費為同學提供一周的文具。
受到處罰的學生顯然都有羞愧感。寧寧說,他盼著這一周趕快過完。他說,有時候,有些同學會故意把廢紙扔到他腳下讓他來撿,原本由值日生負責清倒的當天垃圾都被堆到了紙簍里,每天一早他到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從五樓把這些垃圾運到一樓倒掉!昂軄G人!边@是受到懲戒幾天來他的感受。
而提供橡皮等文具的男生小博則為此向媽媽要錢買了3塊新橡皮,以供同學使用,“每天都有同學來找我要文具,還要準備膠帶、尺子”。
案例二:桌凳擺放不整齊
懲戒方式:搬走凳子,站著聽課
五(1)班總是因為桌凳擺放不整齊被學?鄯。怎么能夠督促每名學生在下課或放學時將自己的凳子放到桌子下?
老師要求學生們制定班規時為這一條想出可行的辦法。
學生提供的方法為:誰的凳子沒有放到桌子下,凳子就要被搬到陽臺上,意思就是沒有了凳子的學生,只能站著上課。
這條班規執行數周后,上課時發現自己的凳子不見的學生不少,同樣,上課時被迫站了一節課的學生也不少。
李冰說,他記得自己走時把凳子放到了桌子下,但回來后凳子不見了,后來知道被班規監督人搬到了陽臺上,只好站了一節課,“站一節課的滋味不好受,以后肯定會注意些了”。
在另一些班的班規中,記者發現,也有類似的規定:桌凳擺放不整齊,沒收凳子一天。
案例三:上課說話
懲戒方式:用最喜歡的東西交換
很多班規對于“上課說話”有不同的懲戒形式。有些班規定:上課時隨意說話,下課時把自己上課時說過的話抄10遍。有些班則提出了交換式懲罰。
五(1)班對上課說話的學生進行兩種可選擇性懲罰:反思式和交換式!胺此际绞侵敢獙懗鰴z查,而交換式則是要拿一件自己最喜歡的東西來交換。”
趙凱上課時說了話,被要求接受懲罰。“我最愛看電視,我選擇了接受一周不看電視的懲罰!壁w凱要接受的懲罰需要家長的協助配合,趙凱媽媽提供的認可意見書上寫道:趙凱上課說話愿意接受懲罰,罰一周不看電視,家長負責監督執行。
“我已經三天沒看電視了,平時寫完作業爸爸允許我看半小時的電視,這三天一眼也不讓看。以后上課還是不說話的好!壁w凱說。
自制班規各不相同
在翻閱各班班規時,記者發現,各班班規都不盡相同,有些軟性懲罰既有意思又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而有些班規則將體罰也列入其中:
上學遲到,在操場上罰跑5圈;上課說話,下課讀一單元課文;在桌上、墻上亂畫,先擦干凈亂涂亂畫的地方,再擦全班的桌凳;
站隊不守紀律,不好好做操,罰在操場上跑兩圈,走兩圈;
目中無人,見了老師不問好,敬50個標準隊禮,嘴中并說“老師好”……
而一些軟性班規則較能被認可:
犯了錯唱一首歌或表演跳舞、講故事等;
利用休息時間為同學或老師做一件好事;
不愛護公物的同學,把自己最心愛的文具讓別人代管三天再使用;
帶手機、零食,暫由老師保管,讓家長來領,再做5件好事……
一位老師說,班上規定如果遲到就要為大家表演節目,一名常遲到的學生竟然不遲到了。問其原因,這名學生說,他不愿意每天站在前面為大家表演,他覺得這是件丟人的事。
學校有關負責人介紹,各班班規均由學生及家長共同商榷而成。他說,以往學校也有一些規定,但學生總是不能遵守,究其原因,這些規定沒有被學生認同。
“學生在制定班規時,下手狠。他們覺得自己像法官一樣,而受到處罰的也肯定不會是自己。”一位班主任老師在談到班規制定時感慨很多,“有些孩子提出,如果犯了錯,就應該抄寫最長的一篇課文若干遍,有些提出應該罰跑步50圈等驚人的數字。盡管老師一再提醒,這些班規是約束每一個人的,但提出建議的學生還是覺得,自己提出的這些條款不可能會用于自己身上。”
監督實施全是學生
據了解,每班班規制定后,具體的實施者也是學生。
“班級成立懲戒團,由學生負責對學生進行糾章。”學校負責人介紹,有些班的糾章者是拿班上鑰匙、中午不回家吃飯的學生,這些學生在學校檢查紀律、衛生比較方便。有些班則選出了班干部負責糾章以及監督學生按照條款進行懲罰。
在二七區實驗小學的不少班規中,小學生列出的體罰項目令人感到吃驚。
而在對于鄭州市區一些小學生的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小學生們對于罰寫作業、罰站等體罰形式一方面害怕,一方面又表現得非常認同。
“不好好聽課,就該被罰站”;“作業寫得不好,就該被罰抄課文,罰被撕作業”……一些小學生說,這些“罰”的形式是他們平時經常遇到的,“老師有時候會撕作業本,罰在地上寫卷子,罰跑步……”
由學生對學生進行的懲罰監督過程中,會不會出現一些偏激行為?學校負責人說,在班級實施懲戒過程中,班主任起著重要的作用,老師要負責監督和正確引導。
各方觀點相互碰撞
正方之校長:8歲挨了打至今不抽煙
“我覺得教育應當有一定的懲戒,我6歲學會抽煙,8歲上到二年級時被父親痛打了一頓,至今不抽煙,看到煙也沒有想抽的欲望!弊蛱焐衔,在二七區實驗小學召開的教育懲戒研討會上,校長張衛東說,從自身的成長過程看,他認為,適當的教育懲戒是應該的。
他說,如果一名學生在學校得到的永遠是鼓勵和表揚,到了社會卻并非如此,這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及成長是不完整也是不負責任的。
他說,“教育懲戒”必須和體罰分開,在不傷害學生的情況下,給予懲戒。學生制定班規時,也不能出于自己的喜怒哀樂,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
正方之家長:只要不體罰懲罰可接受
一些家長表示,學生犯錯時,給予適當的懲罰可以接受!氨热,罰孩子表演節目,罰不給零花錢、不讓看電視等都是可以接受的。就是家長有時候也會對太調皮的孩子進行懲罰,比如取消帶他出游的計劃等。這些適當的懲罰對孩子來說,不會在心中留下陰影,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位家長說,懲罰可以接受,但懲罰中的變相體罰家長不能認可。在制定懲罰條款時,學校應該綜合出幾條可供學生選擇的條款,分出等級實施,比如犯了哪類錯的學生,可以選擇哪一些懲罰,給予學生一定的尊重,而不能借懲戒的名義給學生造成更沉重的心理負擔。“常犯錯的肯定是班上一些學習成績不好、紀律不好的學生,說白了,這些班規更多的還是為這些學生制定的。對于這些孩子,到底該怎么教育,教育工作者應該考慮的不單純是懲罰的內容,而是教育方式的問題。”
正方之專家:教育工作者應有懲戒權
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徐萬山說,懲戒教育最重要的社會作用,就是讓人們懂得要有所敬畏和畏懼,懂得每一個人都必須要為自己的行為和過錯負責并需要承擔由此而引起的一切后果,從而時時可以警示人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彎路。他說,教育規律和教育實踐都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應該反對的不是懲戒,而是體罰與變相體罰。懲戒是合理的、適度的,有助于孩子成長的處罰,而體罰則是傷害孩子身體、心理為前提,阻礙其健康成長的處罰。無論是教育思想還是法律法規,都應該明確教育者的懲戒權。
二七區教體局局長李東亮說,韓國有專門的教育處罰法,允許打學生小腿;美國教師的懲戒權有言語責備、留學、短期停學等。因此,對教育懲戒立法,對于規范教師的懲戒行為,保護學生以及教師的合法權益,顯得尤為迫切。
反方之專家:難辨戒與罰懲戒不合法
“我國的教育懲罰沒有正當的授權根據,也沒有法律的默許,并且極容易構成違法行為。”河南省教育學院法律與經濟系副教授孟俊紅說,內部行政規章制度的制定也必須在法定的范圍內,不得與法律相違背。同樣,班規班約作為自治規則,約束的是全班的成員,執行權應該在班組成員,教師不應該得到教育懲罰的授權。
從民法的角度來分析,教育懲罰與體罰并不能截然分開,教育懲罰實施后,究竟夠不夠得上體罰,要不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最終還要依賴法院的裁決。但就教育懲罰而言,必然會對學生的權益造成損害,特別是精神性教育懲罰本身對學生人格就是一種損傷!敖逃龖土P與體罰之界限難以界定,由于教育懲罰合法性的缺失,教師實施教育懲罰沒有法律后盾,不能解除后顧之憂,也會給教師造成心理障礙!彼f。
反方之教育部門:法律禁體罰不提倡懲戒對于教育懲戒,鄭州市教育局一位負責人認為,按照規定,不允許對學生進行任何形式的體罰、侮辱。教育懲戒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在進行懲戒的過程中,則需要把握好一個度。“這個度怎么把握,決定權在于老師!彼f,班規的制定盡管來自于學生,但決定者仍舊是老師。學生是未成年人,一些想法天真、不成熟,但老師作為成年人,在選擇班規尤其是關系到對學生的懲罰條款上,應該慎重并且給予正確的引導,“例如罰站、罰跑、罰寫作業、不允許上體育課等,這些條款即使真是學生的思維,老師也應該給予糾正”。
鄭州市某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對于教育懲戒也持質疑態度,他說,對于懲戒一詞他首先就不認同,“對學生的教育用懲并不是方法。學生難管是事實,但也考驗老師的教育能力。以罰代管、以懲代育的模式,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教育能力薄弱的體現”。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