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之間相互起綽號是否應該限制
來源:中國教育報 文章作者:編輯 2010-07-19 17:25:31

日前,沈陽市教育局組織全市中小學生開展文明行為評議活動,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完全由學生自己提出來。結果,“給別人起綽號,嘲笑同學缺點”被大家認為是不文明行為,排在最應杜絕的“十不要”行為的榜首。
據了解,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學后,沈陽市教育局將印制“十要十不要”海報,在各學校張貼,并要求各區縣教育局、各中小學校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十要十不要”還將納入沈陽市文明學生及省市文明學校的評選標準。
同學之間互相起綽號這種在學校里十分普遍的現象,將在沈陽市中小學校受到限制。今后,綽號真的能在學校消失嗎?
讓學生壓抑和痛苦的綽號
“給別人起綽號”被列為“十不要”行為之首,足見大多數學生對“綽號”的耿耿于懷。
大凡被起綽號的學生都是有些特點的。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同學之間起綽號有多種由頭:有從形貌方面起的,某同學長得白而胖,就被叫成“饅頭”;有從行為方面起的,上課愛睡覺的,人稱“覺(教)皇”;有從愛好方面起的,有同學喜歡星座測試,因此得到“半仙兒”的綽號。
遼寧省實驗學校的一些學生表示,同學之間互相起綽號,有的比較難以讓人接受。據該校教師介紹,因起綽號而引發學生爭吵、打架的事屢有發生,有的學生因自己的短處被人取了帶有侮辱性的綽號,自尊心受到打擊,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壓抑和痛苦,產生自卑感,甚至出現厭學等嚴重后果。
沈陽某小學的王老師回憶說,自己小的時候,因為特別瘦,鄰居和同學們便給她起了個綽號叫“干巴瓢”。每當有人這樣叫她時,她便羞愧難當,星期天都不愿意出去跟伙伴們玩,甚至造成她內向的性格和強烈的自卑感。因此,王老師堅決反對自己班里的學生相互起綽號。
不僅同學之間互相起綽號,學生也給老師起綽號。學生們總會通過給老師起各種各樣的綽號來表達對老師的喜歡或討厭,比如“美猴王”、“法西斯”等。
當記者問一名初中老師:“如果無意間發現學生給你起了綽號,你如何處理?”這位老師說:“那要看是什么樣的綽號。綽號也分善意和惡意兩種,善意的綽號表達了學生對老師的喜歡,我不會批評。如果被起了惡意的綽號,則反映學生對老師的不滿。被叫這種綽號雖然感到痛苦,但作為老師更多的應該是反思。”
好綽號可以調節同學關系
“叫同學綽號是一種不文明行為”,對于這種說法,遼寧省某重點高中的一些同學表示不能認同。他們認為,同學之間相互叫綽號是一種親昵的舉動。好的綽號既可以彰顯起綽號人的智慧,這綽號也可能成為一個人難忘的回憶,甚至伴隨其一生。
學生小明說:“你看,《水滸傳》中的‘黑旋風’李逵、‘神行太保’戴宗,108將個個都有一個有趣的綽號,這些綽號使這些人物更富有個性化,沒什么不好呀。”
在該校某班組織的專題班會上,同學們就綽號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一部分同學認為叫綽號是好的,他們很喜歡被人叫;另一部分同學卻認為叫綽號是對同學的一種侮辱。但大部分同學贊同前者的觀點。比如美術特長生被叫“藝術家”,他認為這是同學們對他繪畫天賦的褒揚;體育委員被叫做“飛毛腿”,那是稱贊他跑得快;學習委員被叫做“小才女”,她聽了心里美滋滋的。
“這樣的綽號是不含貶義的。”小明說,“我們只在比較要好的同學之間起帶有一些貶義的綽號,我們彼此并不介意。這樣的綽號,基本上是嬉笑怒罵、詼諧幽默。起什么綽號一般都要征得本人同意,這樣,這個綽號才能叫得開。”
小明告訴記者她和好朋友的綽號。小明平時大大咧咧,男孩兒性格,她的好朋友小雨叫她“傻彪兒”。小雨很單純,一副天真的模樣,小明就叫她“小呆驢”。小明認為,她們兩個的綽號不僅基本對仗,而且絕對“形神兼備”。她說,起綽號也要“看人下菜碟”:開朗、有幽默感、人際關系好的,起什么樣的綽號他都不會在乎,這樣的人往往綽號也多,大家叫起他的綽號來,絲毫沒有貶義,只是調侃一下,給緊張的學習生活增添點輕松的氣氛。而對那些“蔫蔫的”或“一本正經”的同學,則一般不給起綽號,這樣的同學一般來說與人相處也不主動。
把起綽號變成起“雅號”
反對起綽號的同學說,綽號傷人自尊;喜歡綽號的同學說,綽號是同學相處的“潤滑劑”。看來,還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么,學校對學生之間互相起綽號持什么態度,是否要從根本上加以杜絕呢?
記者在沈陽市沈河區二經三校采訪時發現,一些老師的做法很值得學習。張老師就曾經對同學之間互相起綽號的現象明令禁止過,但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后來她發現,有些綽號起得很有創意,既贊美了別人的特長,又給人帶來愉悅。那么,只要學生本人允許別人給他起綽號,而且不會給他帶來傷害,這樣的綽號是可以叫的。于是,在張老師的班里,誰想叫誰什么綽號,必須征得本人同意,同意之后在班級注冊。沒有經過注冊的綽號,被視為亂起,要受到制裁。這樣運行一段時間后,班里很少有學生因為綽號問題來找張老師告狀了。
一個小小的創新之舉產生了“雙贏”的效果。張老師深有感觸地說:“教師不能用成人的眼光、觀念去衡量學生,他們畢竟還是孩子,他們的心是善良的、純潔的。作為教師,決不能扼殺孩子們這種追求個性的意愿。老師應深入到孩子們當中,傾聽他們的聲音,觀察他們的行為,及時從某些現象中發現積極的因素,因勢利導,使學生與你更貼近,你的工作也會更輕松。”
二經三校校長李云彪認為,同學之間互相起綽號在學校是比較普遍的現象,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成長特點。面對事物,青少年喜歡抓特征便于記憶,這體現著孩子們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因此,完全禁止起綽號的行為,不科學也不實際。
李校長認為,學校要引導學生區分侮辱性綽號和贊美性綽號,可以通過班隊會等形式進行討論,讓學生認識到給同學起侮辱性的、針對別人缺點的綽號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并提出同學之間起綽號應該以尊重為前提,給他人起綽號應該顧及他人的感受,盡量把起綽號變成起“雅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