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不難寫,數學考哭了
來源:南方都市報 文章作者:編輯 2010-07-19 17:57:04

昨天高考首日,上、下午分別開考了語文和數學,考生由此經歷了冰火兩重天。
今年的語文作文主題為與“常識”有關的經歷或看法,自擬標題,自定文體。這讓不少考生考完語文后的第一反應就是:作文不難寫。而名師們則不約而同地點評:考題的文字導引使考生不易跑題,而且內涵豐富,外延寬廣,具有思辨性,既可以正面地寫“常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也可以側面寫生活中有無視常識存在的人事,更可以深層次地寫可以解放思想,打破“常識”,與時俱進。
學生們普遍覺得今年語文考題比一模、二模都要簡單。選擇題比較簡單,文言文閱讀講述的北宋廉吏李迪的故事,這個文本在學生模擬考時曾出現過,昨天的題目只是換了一套而已;現代文閱讀突出了愛因斯坦的創造性思維;語言運用是分析一個圖表和寫一封感謝信,突出了實用性。
而下午的數學考試,則讓絕大部分考生覺得:太難了。記者在幾個考場采訪均發現,不少考生出考場后都哭了。詢問后發現,理科考生普遍感覺數學比“一模”難,甚至有同學說“做不完”,而覺得難的原因主要在于無論大題小題計算量都很大,很繁瑣,以至于時間不夠,最后兩道大題基本都沒有時間做。
而文科數學同樣也存在計
算量大的問題,尤其表現在大題上面。很多同學反映,比去年的題目難了一點,立體幾何的畫圖浪費了他很長時間,比平常模擬考試稍微難了一些。在大題方面,一些考生認為后三道大題比較有難度,其中,倒數第三道是有關拋物線的題目,其中的第三小題較難,很多考生沒有做出來。倒數第二道是數列與函數交叉的題目,計算量很大。而最后一道是代數題目,很多考生表示沒有時間細看。
天河中學數學老師成老師說,學生反映數學考試運算量比較大,尤其是最后幾道大題。只有少部分同學做完題目。另外,數學考試考到很多“邊角料”,比較難對付。
現場
紅衣裳利市封場外各顯神通
紅衣老師再現考場派糖
又是她!紅色的金屬頭花、紅色的連衣裙、紅色的高跟鞋,連腳上也涂著紅色的趾甲油……在天河中學考點,記者已經是連續6年看到“從頭紅到腳”的113中學的高老師。
高老師家里有6件紅色的“高考服”。她說,每年都會買一件紅色裙子,紅色代表傳統祝福,希望能給學生們帶來好運。“我還派了喜糖,希望學生們帶著喜氣洋洋、甜甜蜜蜜的心情去考試。”
學生人手一封利市應考
昨日上考場,三中考生小梅還特地在書包里放了一封利市。小梅說,這是學期初,班主任送給同學們的吉祥物。
據三中梁校長表示,送考生吉祥物是三中的高考傳統。考生小梅說,“利市封里的1.5元,分別是一張1元和一張5角,合起來就是150分錢,寓意150分滿分。”最特別的是,這兩張紙幣的最后兩個號碼,還是該班每個同學的學號。
同樣是三中考生,小李卻表示自己收到的吉祥物是一塊標著“福”字的巧克力“代表巧干、刻苦和努力。”
留學學生回國支持同學高考
在廣州市第三中學門口,一名穿著27中校服的女生卻始終守在考場門外不進考場,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原來,這名女生阿WING是原27中高三(4)班的學生,但在今年年初,她就遠赴美國留學。
“雖然我們今天無法和他們一起進考場,有些遺憾,但是出國也是對自己的另一種鍛煉。”阿WING和另一名留學生昨天剛下飛機,時差還沒調整過來,但還是一早就趕來了考場,給昔日的同班同學帶來了誠摯的祝福。“不過,我們還是很替他們緊張的。”
忘帶準考證?復印件救急!
昨日上午,天河中學考場,一考生在門口嚇出了一身冷汗。由于粗心大意,這名考生出門前忘了帶準考證來考試,被攔在了門口。所幸細心的是班主任在考試前為學生們復印了準考證備用,這名考生得以用準考證的復印件來考試。
9時05分,高考首門科目語文已開考。這時又有一位身著校服的女生急沖沖地跑過來,場外老師、家長都為她的遲到捏了一把汗,后發現又是虛驚一場,這位天河中學的女生,早已被提前錄取,她只是來現場感受高考氣氛的。
老師給家長發放心短信
“您的小孩已經帶齊所有考試用品順利進入考場,請您放心!”在省實中學門口,一位家長興奮地舉起手機,把自己剛剛收到的短信內容大聲讀給老公聽。夫妻倆這才安心離開考場“全體同學進場完畢,狀態很好!”
……9點左右,許多家長陸續收到“放心”短信,臉上露出微笑。“短信版本不一,宗旨都是為讓家長放心。”省實一位高三班主任說,學校不鼓勵家長全程陪考,每場考試前后,有些班主任就會發短信及時跟家長匯報學生狀況。
陪考老奶奶場外睡著了
一張板凳,一份報紙,就是王奶奶的所有裝備。她年過七旬,解放前曾是執信中學學生,1947年入讀,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王奶奶說,參軍就是她的高考。近50年過去,孫女也要參加高考,堅持要奶奶陪伴才“心安”。開考半小時后,其他家長都走了,王奶奶老花鏡還掛在臉上,人卻倚著電線桿睡著了。
有人送“高中”有人送“清涼”
在天河中學門口,一家長告訴記者,當天早上為孩子準備了粽子和蛋糕,意思是希望孩子能“高中”。中午的時候,天河中學一考生的父母給孩子送來了苦瓜湯和排骨。家長說,由于天氣熱,要給孩子吃點清涼的東西,讓她消消暑。
老生回校“講經”
一名身著真光中學校服的男生引起了家長們注意,詢問后才知道,這是真光中學去年的考生小關。小關現在廣州大學就讀物流管理,因為想做一個關于高考的課程調查,他特意選擇這一天回母校,再來感受高考氛圍。小關說,看到現場,讓他“很感慨”,他還記得自己考試當天,考完語文后,從考室去飯堂時的緊張心情。
在考場門口,陪考家長們圍著小關詢問起各自關心的問題,“寫作文時間夠不夠?”“英語閱讀理解會不會很難讀懂?”“高考志愿該怎么填?”小關為家長們答疑解惑,還講起了經,“高考其實就是一場心理素質的考驗,家長考生都要放松。”
小學生、初中生提前感受高考
昨日早上8時,幾百位考生家長站在47中考場外等孩子。一位扎著馬尾,大概只有1米4高的小女孩,卻老練地拿著DV,在人群中悠然自得拍起了影像,“我想感受下高考是什么樣子的”,張越說。
“怎么感覺家長比學生還緊張”,面對黑壓壓的人群,小張越一字一頓地說,“如果將來我要高考,肯定不讓家長送”。
30年高考兩代人心態
“千萬不用那么辛苦,你們在外邊頂著大太陽等,沒有什么意義,還讓我分神。”昨天的考場上,本應是考生“一個人的戰斗”,但部分家長卻開辟了一個“全家人戰場”,堅守在考場外。記者走訪了市內部分考場,初步探究了考場內外兩代人的心態,發現兩代人在對待高考的問題上,各有各的想法。
昨日上午,市一中考點,一位陪考的家長肩背專業攝影袋,手提專業單反相機、裝備有長焦鏡頭,讓人覺得是一名攝影記者。
這位家長姓鐘,他說,之所以背上這些專業行頭,其實源自一個很簡單的愿望:彌補自己參加1978年高考時沒能留下影像紀念的遺憾。
鐘先生的孩子是流花中學考生,典型的90后男孩。對于父親前來陪考,小鐘顯得多少有點情緒,但體諒了父親的一番苦心后,原本計劃在一中提供的餐廳就餐、實驗室休息的他還是陪著父親在考點周圍遛了遛彎。
經歷過1978年恢復高考后首次考試的鐘先生告訴記者,有過歷史性考試經驗的他,心里一直就有一個遺憾,那就是沒能在參考時留下哪怕一張黑白照片作為紀念。但在當時所處的物資貧乏年代,照相原本就是一件很正式的事情。“好在兒子的這次參考,我想到了要給他拍照留念,畢竟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人生節點”。
“現在好了,有錢又有閑的他什么都玩了,還玩這么專業的攝影器材了……”小鐘跟爸爸打趣道。
專題采寫:本報記者 梁艷燕 劉黎霞 魏凱 龍玉琴 梁茜 李健 黃雅熙 王道斌 裘萍 劉雪 方舒陽 許曉蕾 王衛國 楊曉紅 陳捷生 涂峰 張婧 實習生 蘇歡 童華靈 田媛 賴燕川
專題攝影:本報記者 馮宙鋒 張志韜 譚偉山 趙炎雄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