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總愛找借口怎么辦
來源:中國家庭教育 文章作者:徐岫茹 2010-07-20 10:09:01

專家,你好,我孩子有個毛病,就是犯了錯永遠是別人不對,從來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要么就拼命找借口給自己開脫,我是細心說服教育加嚴厲批評都用過了,可是效果一般,我該怎么辦?
專家答復:
家長朋友:您好!
孩子的確應該從小學會知錯和認錯,您意識到孩子存在的這個問題,就是解決問題的開始。我不知您的孩子是幾歲,估計孩子是小學生或是幼兒吧?
在兒童心理學中,有一個重要的原理,尤其是12歲以下幼兒、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對許多抽象的名詞概念還難于理解,所以,對兒童的教育應以行為訓練為主,而少用說教、講大道理的方式。也就是說,對兒童的家庭教育,應針對孩子的個性,注重培養他形成良好行為習慣;一開始不必過多講道理,而應通過兒童的實際操作與訓練體驗,激發興趣和自覺的模仿。當形成自動化的行為習慣之后,就會顯現家教對兒童的正面教育成果。我對您的建議如下――
1. 首先應分析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
一般來說,孩子不知認錯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從小被夸獎太多;被過分溺愛;語言表達能力強,伶牙俐齒而學會找借口;家長無奈而辦法較少;沒有有效的獎懲措施;說教多而行為訓練缺乏等等。最好根據您家的具體情況,做一個客觀的分析,首先家長從自己的教育方式上注意改進。
2. 通過游戲和生活小事,引導孩子形成是非觀念。
可先讓孩子學會評價和批評別人,例如,和孩子做游戲時,家長故意犯錯,讓孩子來糾正。日常生活發生的小事,也讓孩子學會評價,例如家長丟了東西、丟了錢,是不是個錯誤?怎樣吸取教訓?家務事如果沒有人做,例如沒有人做飯、洗衣服,是不是錯誤?大家是不是要餓肚子?沒有干凈衣服穿?
引導孩子懂得,人人都可能犯錯,但自己要承擔犯錯的后果,有了認錯和改錯的勇氣就好;不認錯、不改錯才是個膽小鬼――這些認識大人不必說,應該啟發孩子自己來說,這樣他才可能改掉他的毛病。
3. 多多進行“行為訓練”。
應盡量引導孩子學會“自我評價”和積極行動,如果總是家長指出他的錯誤,他就不會服氣,并總為自己辯解。家長最好用提問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認識自己存在的問題或錯誤。年幼的孩子對許多是非觀念還不是很理解,但他知道家長對他期望值很高,因此,總是強調自己正確的、好的表現。所以,家長也應避免過多的說服教育和嚴厲批評,而應對孩子強化:不看口頭說得多好聽,要看你的行動。
也就是將家教的重點放在多多訓練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上,家長最好有個簡單的計劃,針對孩子的一些毛病,每個月份有個重點,這樣,可以逐步克服孩子常出現的錯誤和毛病。
孩子就是在錯誤和失敗中成長的,所以,家長也不能對孩子要求過高,孩子不可能十全十美,有錯誤是很正常的,只是要逐漸減少錯誤,最好是不要老犯同樣的錯誤。
4. 為孩子建立“成長日記”。
對孩子的情況,每天做一些記錄,也可適當運用攝像、拍照等,積累一些影像資料。目的只要有一個,就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有根據的,不是泛泛而談,是有針對性的,也有利于令孩子心服口服。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與孩子商量:他承諾多長時間內,能夠做到什么,做好了獎勵什么;如果在一定階段沒有做到,如何進行懲罰。――這些都應該實事求是,做不到的就不說,是孩子和家長雙方能夠接受的。
當然,這個獎勵不是“物質刺激”,只是孩子學習或生活上的必需品,也不應太貴重;懲罰也不是體罰,可以用益于健康的方式,例如爬樓梯、跳繩、做家務、減少零花錢等方式。在家里做到獎懲分明,可益于孩子學會自我評價和自我約束,而不是處處由家長來評價。
指導專家:中國健康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 徐岫茹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