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情景教育”智障兒愛上學習
來源:廣州日報 文章作者:編輯 2010-07-20 16:56:28

“棒、棒、棒,我最棒。”一名個子并不高的女教師手執教鞭站在講臺上,引領著臺下近10名學生,在多媒體教學屏幕前完整無誤地念完《詠鵝》后,自信而響亮地相互打氣。如果在一般的學校里,也許這是極為普通的一幕,然而它發生的地點卻是在江門市啟智學校二年級班內。
這群特殊世界里的孩子,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現,則多虧了記者眼前這位秀外慧中的周秀文老師。
心態:
“為人師”更要“為人母”
在江門市啟智學校校長室里,語文老師周秀文穿著非常簡樸,她個頭不高,看去有如鄰家女孩般清秀的女生。看著記者一臉迷惑,校長連忙在一旁解釋道,不要讓她的外貌欺騙了,她是我們學校的骨干教師,光是教齡就有九年了。
原來周秀文老師在2001年6月從中山市特殊教育師范學校畢業后就分配到啟智學校,次年就被評為小學二級教師,2006年晉升為小學一級教師。“秀文是非常努力,非常刻苦,非常有毅力的優秀老師,今年還被江門市教育局評為優秀教師。”校長用三個“非常”對周老師進行了概括。
“由于學生的智力缺陷,作為一名特教教師,我們不僅要‘為人師’,更要‘為人母’”。秀文老師說,從2003年開始,她一直擔任重度智障班的教學,她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特點,像對聲音,尤其是動物聲音比較喜愛和敏感,于是,從網上、錄音帶、現場錄音等多個途徑,自編適合本班學生需要的各種有聲教材,用于課堂教學。
創新:情景教育融入課堂
特殊孩子是怎么上課的?記者跟隨秀文老師走進了課堂。原來智障學生的形象思維占優勢,抽象思維顯得比較弱。因此,他們非常容易被具體的事物所吸引。而多媒體教學由于其集文字、聲音、圖像、動畫于一體,有很強的趣味性和直觀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認識動物》一課中,秀文將各種動物的叫聲放到課件中,通過豐富多彩的畫面,用有趣的動物叫聲來吸引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孩子們也就記住了各種動物的名稱。
在《動物怎么叫》課中,秀文老師將對動物有初步認識的同學們,分別戴上小狗、小貓、小鴨、小雞等動物的頭飾進行分角色表演。
記者看見,這些原本喊名字都沒反應的孩子,這時突然換了人似的,爭先恐后地參與,他們不但能準確無誤地將各種動物的特征用肢體語言表達出來,還能扮動物的叫聲,在愉快、歡樂的氛圍中,學生進行了語言訓練。
重點:教會學生如何生活
對于每個智障兒童父母,最讓他們牽掛的是孩子生活何時能夠自立。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秀文老師進行以“生活領域”為核心單元主題教育,以解決學生生活中某方面問題。
在講《學坐公共汽車》課前,秀文老師先用照相機把經過學校門口的6路公共汽車拍攝出來,然后獨自一人乘坐6路公共汽車,把沿路經過的站牌以及標志性景物拍攝下來,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在課件中配上汽車啟動的聲音以及模擬報站員報站音。然后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進入情景。由于照片中都是學生熟悉的景象,所以課件一播放,學生就七嘴八舌地議論著這是哪里,那是什么地方。
每當學完這一課時,家長們帶著孩子上街,只要一聽見報站聲,孩子們就會條件反射地拉著父母的衣角,主動說出:“我們到站了,可以下車了。”對于孩子們這一細微的變化,家長們感到莫大欣慰。
后來《學坐公共汽車》課獲得2008年年度廣東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基本技能大賽課件類比賽二等獎。
方法:善于抓住孩子的閃光點
談到班上孩子,秀文老師如同打開話匣子。“有一名叫小強的孩子,脾氣很暴躁,稍微一不順心,立即大發雷霆。”有一次,他在他媽媽的服裝店里,因當時店里有客人,媽媽不能帶他出去玩耍,小強居然用身體撞破玻璃門。在學校里還會無緣無故地打同學,在開學不到10天里,就已經3次抓傷同學的臉。
為了讓小強知道自己發脾氣時的丑態,秀文老師用手機把小強在地上哭鬧打滾時的行為拍下來,等待他情緒平復時播放錄像給他看。當小強看到自己發脾氣時的丑態,就覺得不好意思,此后,他就再沒發生滾地哭鬧。秀文老師還發現小強記憶力非常好,不到一周,他就能把班上12名同學的名字記住。抓住他這一“特長”,秀文老師讓他擔任發作業本的小組長。在他每次完成工作時,都對他進行表揚。經一個學期的教育,家長認為小強不但是最稱職的小組長,而且打人、發脾氣等不良行為也改了。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