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考”打亂了中學教學計劃
來源:新民晚報 文章作者:編輯 2010-07-20 16:58:52

才節日趕考忙
宜川中學校長黃敏華認為,在節日里安排考試不妥,有些考生不得不放棄休息連續在幾個考場奔波,負擔很重。另一位中學校長說,元旦是法定休假日,一般國家機關的公務活動包括國家級考試,都要“讓路”。“在《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我國簽署加入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都對未成年人享有節假日的娛樂、休息權利做了法律規定,因此,高校的招生考試似乎不應該安排在全民休息的節日里。”
學業負擔重
黃敏華說,以前高考安排在6月份,而現在的高校自主招生提早了半年。之后還有高職高專自主招生考試,一次高考變成了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雖然有利于改變“一考定終身”現象,但整個高三的教學計劃也被沖亂了,部分學生趕場般應付一次次“小高考”,學業負擔因此加重了許多。是否應該考慮整合性質、層次相近似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試,減輕考生“沒完沒了”的應考負擔呢?
以前上海中考曾有過市重點高中敞開報名、自主招生錄取辦法,當時在全市建立了統一的管理平臺,考生只可以報考兩所學校,錄取結果第一時間就能在網上檢索到,避免學校錄取后被考生“放鴿子”的情況。黃浦區教育督導室負責人張瑞田提出,高校自主招生能否借鑒一下當年上海中考的經驗,對兼報多所高校有所限制。
考題難把握
還有不少校長對高校自主招生考題的導向表示出憂慮,認為過去死摳書本知識的考試鼓勵的是死讀書,讀死書;但現在“開無軌電車”式的考法,也有可能把學生引向另一個極端,以為課堂教學和既定課本知識就不重要了。“現在高校出的不少題目讓學生根本無從把握,不一定真能考出學生的實際能力與水平,還有可能誤導中小學的教育。”
吳淞中學校長徐惠民說,有的高校過于重視考察“知識面廣度”,這種“沒有范圍”的考題是不是真正有利于中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值得商榷。因為中學教育是基礎教育,不可能把拓展知識面作為“主課”。有的試題與時事新聞相關,知道就答得出,不知道就答不出,但答不出不一定就說明學生能力差、知識面狹窄。簡單的判斷,明顯不科學不負責。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