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如何提高
來源:本站原創 2010-08-31 10:15:40

作文在語文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有許多學生害怕寫作文。看到老師出的作文題目,兩眼發直、抓耳撓腮、筆在手里轉不停,半天寫不出一個字,引用學生的話就是“無話可說,無話可寫”。其實這正是作文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教師根據此情況總結幾點方法如下:
一、開展課外閱讀,訓練“綜合積累”
通過課堂教學進行經常性的閱讀指導。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讀分析,給學生作課外閱讀示范,把課內所掌握的閱讀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之中。鼓勵學生寫讀書筆記。一是抄一抄,要求學生閱讀時把優美的詞句或精彩片斷分門別類地摘抄在讀書筆記中,日積月累,豐富詞匯。二是寫一寫,如寫心得體會,或模仿文章的精美語段進行仿寫等。
二、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引導學生多看適合他們年齡、社會閱歷閱讀的各種書籍。閱讀的內容和范圍不作限制,越廣泛越好。教育學生隨身準備一個記錄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錄下來,像背書似的牢記在腦海里,隨時積累寫作素材。另一方面,教會學生從社會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們留意身邊的任何事。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會,多接觸大自然,組織參觀、游覽,使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三、運用聲像媒體,創設創好的習作情境,讓學生地愉快的情緒下寫作,能激發學生“愛寫”的興趣
學生突破習作時“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的難點,掌握寫作技巧,是緊張的智力勞動。教師必須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運用直觀、形象、新穎、感染力、可視性強的多媒體調動學生觀察、思維、聯想和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及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參與習作活動,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狀態,視寫作為樂事。
四、培養學生有感而發的寫作積極性
有許多學生寫作時感到無話可說,無事可寫。他們總認為要寫有意義的事,要寫轟轟烈烈的大事,而對于雞毛蒜皮的小事則感到無必要寫,沒有內容寫。如何改變這種狀況,我認為要激發學生生活聯想,形成生活積淀。為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做到“日憶”,對當天發生的事情進行一次回憶,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為作文素材。為了帶動全班學生積極主動進行日憶,筆者經常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比賽,看看誰說得事數量多,質量高。比賽時,我總是以身作則,跟學生一起參賽,說一說今天有哪些事可以寫成作文。他們聽了,大受啟發,爭相發言。也有的學生覺得事情不少,可惜沒有意義,不能寫成作文。因為他對“有意義”理解很狹隘,以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義。其實不然,凡是對自己或他人具有教育作用,對事物的認識程度有所提高的事情都是有意義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筆者相信長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勤勞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練筆,一定能培養出學生對作文的濃厚興趣,提高寫作能力。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