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之十四——靜夜思
來源:e度奧數網 文章作者: 2010-09-02 13:46:37

【原作】靜夜思① (唐)李白
床②前明月光,
疑③是地上霜,
舉頭④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注釋】
(1)靜夜思:在靜靜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床:有五種說法。⑴指井臺。已經有學者撰文考證過。⑵指井欄。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⑶“床”即“窗”的通假字。⑷取本義,即坐臥的器具,講得即是臥具。⑸馬未都等認為,床應解釋為胡床。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馬扎功能類似小板凳。現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的“胡床”或“床”所誤。至遲在唐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扎,一種坐具)。
(3)疑:懷疑,以為。
(4)舉頭:抬頭。
【古詩今譯】
那透過窗戶映照在床前的月光,
起初以為是一層層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輪明月,
不由得低下頭來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鄉。
【作者介紹】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現甘肅省秦安縣隴城),701年正月十六[2月28日]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中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尊稱為“詩仙”,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他與杜甫并稱為“李杜”。
李白出生于盛唐時期,但他的一生,絕大部分卻在漫游中度過,游歷遍跡了大半個中國。二十歲時只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游,希望結交朋友,拜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游,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東到齊、魯各地,并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省濟寧市)。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李白不愿應試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華,通過他人舉薦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賞識。直到道士吳筠的推薦,李白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震天下。李白初因才氣為玄宗所賞識,后因不能見容于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
【賞析】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它的內容是單純的,但同時卻又是豐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它的構思是細致而深曲的,但卻又是脫口吟成、渾然無跡的。從這里,讀者不難領會到李白絕句的“自然”、“無意于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