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大綱(2)
來源:濟南奧數網整理 文章作者:奧數網編輯 2010-09-28 13:46:38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讀懂課文。要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正確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提高認識,受到思想教育;教師還要指導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是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閱讀教學要處理好課文的部分和整體的關系。一般地說,可以按照由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順序進行教學。要從整體著眼,進行詞、句、段的教學。要注意各個部分的內在聯系,每個部分和整篇課文的內在聯系,使學生對整篇課文有比較完整、深刻的理解。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也是認識逐漸深化的過程。
閱讀教學,各個年級的要求要有所側重。低年級要指導學生理解詞句,初步理解課文內容。隨著年級的升高,要幫助學生理解對表達中心有重要作用的詞句和段落,了解整篇課文的敘述順序,了解詞與句、句與句、句與段、段與段、段與篇之間的聯系,學會概括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閱讀教學要著眼于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習獨立思考,學習怎樣讀書。
5.作文
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
小學以學寫記敘文為主,也要學寫常用的應用文。
作文要做到觀察、思維、表達密切結合。作文教學既要培養學生用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這兩方面的能力從一年級起就要注意培養。
作文教學要求學生逐步做到:1.有具體內容。寫一段話或是寫一篇文章,內容要具體,不說空話。2.有真情實感。要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不說假話。3.有中心。要圍繞一個意思來寫,使人知道是為什么而寫的。4.有條理。按一定的順序寫,使人看得清楚明白。5.有重點。主要部分寫詳細些,次要部分寫簡略些。6.展開想象。要能夠從實在的事物出發,適當展開想象,使作文內容更豐富些。7.注意選詞用語。要用恰當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意思,句子要通順連貫。8.寫完以后要修改。既要考慮作文內容,又要考慮語言文字的表達,把自己的作文改得更好些。
作文教學應該從說到寫,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低年級著重練習寫話,要有內容,語句要完整、連貫;中年級著重練習寫片斷,內容要真實具體,語句要通順連貫;高年級著重練習寫成篇的作文,要有中心,有條理,達到小學階段的要求。
作文教學要與閱讀教學密切配合。在閱讀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指導學生作文,要從內容入手。教師要引導學生接觸自然,接觸社會,指導學生留心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養成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課內和課外閱讀,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豐富學生的作文內容。其他學科中的觀察、參觀、操作、實驗等實踐活動,有的也可以作為作文的內容。
作文訓練的方式應當靈活多樣。教師要以學生熟悉的事物為題材,提出作文的范圍和要求,指導學生自己擬題作文。命題作文是作文訓練的一種方式。教師可以出一個題目,也可以出幾個題目供學生選擇,但都要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啟發性,便于學生展開思路,有內容可寫。
作文教學還要鼓勵學生多練筆,不僅要求有一定的練習次數,還要求每次練習有一定的質量。教師應當根據作文訓練的要求,結合實際,有計劃地安排作文教學。還應當發揮學生的潛力,創造各種機會,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逐步養成愛動筆的習慣。
要重視作文的指導。指導學生作文的過程,是提高學生認識能力的過程。教師要啟發學生作文的愿望,提出明確要求,開拓思路,指導學生選擇作文材料和恰當的表達形式。到了高年級,還要指導學生編寫作文提綱。要重視批改和講評的指導作用。批改作文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方法。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講究實效。要尊重學生的原意,鼓勵學生的點滴進步。要培養學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講評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教師要抓住學生作文中帶有共性的問題,聯系學過的有關知識,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評。也可以選擇學生的好作文,讓學生觀摩、討論。作文講評要使每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明確努力方向。
五、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幾個主要問題:
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明確培養目標,端正教學思想,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一)要正確處理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的關系。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要統一在語文教學過程之中。
教師要在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體會思想感情,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學生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內容,體會到思想感情,可以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既要防止只重視語言文字的訓練,忽視思想教育;又要防止脫離語言文字的訓練,架空進行思想教育。
(二)要正確處理傳授知識同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關系。知識是智力和能力的基礎, 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過程,能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智力的核心是思維。語言與思維密不可分。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促進語言與思維的統一發展。
教師在指導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中,要指引思維的途徑、方法,鼓勵獨立思考。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提高認識水平。
(三)要注意教學的縱向聯系和橫向聯系。各個階段、各項教學內容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都是為實現教學目的服務的。
要處理好教學的階段性與連續性。教師既要了解小學語文教學的總要求,又要把握所教年段的教學重點,并注意各階段教學的連續性。
要重視聽說讀寫之間的聯系,使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相互促進。要注意課內和課外的聯系。還要注意語文和其他學科的聯系,做到相互配合、協調發展。
(四)要采用啟發式,廢止注入式。教師既要發揮主導作用,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生動活潑地得到發展。
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針對學生的實際,啟發誘導。教師的提問、講解等都要富于啟發性。要講求實效,使學生能夠把理解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
課內外作業是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手段。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業,要有啟發性,分量要適當,不要讓學生機械抄寫,以利于減輕負擔。
(五)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自學能力,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聽說讀寫的實踐,重視在實踐中學習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鼓勵他們采用適合于自己的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
教師要按照各年級的教學要求,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要著重培養學生認真讀書、認真思考的習慣,預習和復習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和檢查作業的習慣,看書報和聽廣播的習慣,勤動筆的習慣。
(六)要改進成績考查的方法。成績考查是檢驗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的手段,是實現語文教學總目的的一個重要環節。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