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長頭痛的四大問題怎么解決
來源:新聞晨報 文章作者:—— 2010-11-19 13:41:26

心理咨詢師 李惠敏
浩浩是由爸爸媽媽帶著走進華師大心理咨詢工作室的。剛讀小學一年級的他,顯得瘦小單薄,但小臉上卻有一雙敏感靈動的大眼睛。一進沙盤游戲室,媽媽就趕緊讓浩浩去玩沙子、擺沙具,可奇怪的是,浩浩就是不肯。媽媽開始恩威并用、連哄帶騙,但浩浩仍然不肯。這時,一旁的父親也加入了勸說行列,可孩子依然不為所動。后來浩浩干脆亮出自己的陀螺,大聲宣布:“我就只玩我的陀螺!”最后,這場親子之間小小的“戰爭”以浩浩爸爸媽媽的妥協不了了之。
我在一旁看著覺得蠻有意思,因為這可是第一個對琳瑯滿目的沙具表示不感興趣的孩子。以往不僅小孩子,甚至還有許多成年人,進入沙盤室都會忍不住被深深吸引,迫不及待地動起手來。看著愁眉不展的媽媽和無可奈何的爸爸,我決定先與家長聊聊,讓孩子自個兒在旁邊玩。
在談話中,浩浩爸爸和媽媽似乎都有許多對浩浩的抱怨,我讓他們在紙上歸納出來。很快,他們把令自己頭痛的幾大問題一揮而就。我發現其中有不少問題,其他爸爸媽媽也常常會碰到。
■問題一:為什么現在的孩子這么難管,這么不聽話
浩浩不喜歡家人對他的管教,總覺得關心是多余的。因為浩浩爸爸工作比較忙,只有周末才有時間陪孩子。平時,都是外婆和媽媽在管教浩浩。對于這個任務,外婆和媽媽都感覺非常累,是心累。浩浩不聽話,搞得大人總是用吼來教育他,有時嘗試用溫柔而肯定的語氣來與他溝通也不行,反正浩浩就是軟硬不吃。
而且,浩浩對大人講話不太有分寸,比如:“我討厭你,你是壞人,我不喜歡你”,甚至會說:“我為什么要聽你的話?”喜歡攻擊性的動作,讓大人感到震驚和生氣。浩浩爸爸在談話中,時不時會回憶起自己小時候是如何懂事,如何順從大人,哪敢對大人頂嘴?相比之下現在的孩子簡直就沒有規矩可言。
這的確是讓如今的許多家長備感沮喪的現象。隨著時代的發展,孩子的日趨早熟和獨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摩擦卻似乎越來越激烈了,這到底是為什么?為什么現在的孩子不像以前的孩子那種懂事和順從呢?
■咨詢師建議
我想在我們審視孩子時,不妨先把眼光放到自己身上。同樣作為父母,我們這一代與上一代的父母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以前的父母沒有那么多的時間與孩子討價還價,也沒有精力去關注孩子的心情,父母的話便是命令、權威,除了執行,沒有什么可以商量的余地。親子之間是缺少溝通和交流的,那時的父母可以享受高高在上的威嚴,但享受不了親密的情感交流和互動。
時代在前行,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最深刻的,要知道現在的家庭結構和模式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動。著名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指出:“當父親失去了對母親的控制權時,父母雙方也就失去了對孩子的控制權。”這就意味著家庭內母親不再給孩子樹立順從的榜樣,這其實是社會的進步。現在的年輕父母們大多接受了平等、獨立、尊重個性等現代教育理念,他們更愿意蹲下來與孩子進行情感的交流,希望有一天能與孩子像朋友似的相處。既然你選擇了放下架子平視,也就教給了孩子更多可以說“不”的權力。有時候矛盾之處就在于,我們一邊教給孩子說“不”的權利,一邊又對孩子違逆自己的權威備感受挫。
在咨詢室里,我就觀察到父親在嚴肅地命令孩子“把玩具放回原處”,可緊接下來語氣一變,加了句“好吧? ”,原本命令式的語句變成了請求式語句,聰明的孩子立馬就會覺察到這句話里有機可乘!
■問題二:不太有時間觀念,喜歡拖延,聽不得批評
浩浩的爸爸媽媽抱怨說,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作業很拖拉,總喜歡把作業拖到最后,每每晚上要弄到很晚才能把作業做完。
談到時間觀念偏于淡薄的,這可能源于我們民族更傾向于利用模糊的心理時間,而不是精確的物理時間。
我也常見有不少父母會與孩子共同設計出一份完美的作息時間表,精確到幾點幾分,然后讓孩子照此執行,希望以此來培養孩子良好的時間意識。但結果是幾天之后,大多數的孩子都堅持不下去,甚至會產生厭惡反感情緒,不愿意配合父母,如果父母進行強迫、責罵則會造成相互之間的沖突,最后又是半途而廢。
■咨詢師建議
所謂的時間觀念既是一種素質也是一種生活的態度。這種時間觀念的培養不是基于訓練,也不是基于管教,而是基于生活。一個有時間觀念的家庭生活中,孩子會在一言一行之中,不知不覺就自然建立起生活的規則,變成自己的一種人生模式,也無需為一張“作息時間表”糾結自己了。在讓孩子培養時間觀念的同時,家長是否也要自問,我們如何建立家庭的時間觀念?文學家托爾斯泰說得很好:“教育孩子的實質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最有力的方法。 ”
■問題三:對家人比較漠視,如家人生病后不太懂得關心人
在我們大人談話的過程中,浩浩會時不時地過來“打擾”一下我們。可后來當我和孩子單獨一起玩的時候,他說他不知道爸爸媽媽帶他來干什么,他心里很害怕的,所以需要不時地過來看一下我們。可見,浩浩并不像他父母說的那樣對情感不敏感。
其實孩子內心是相當敏感的,會很準確地捕捉到大人臉色和心緒的變化,他媽媽也說這孩子在學校里表現非常好,老師對浩浩的評價是“沒有這么拎得清的孩子! ”
■咨詢師建議
我不認為浩浩是缺乏情感和愛心的,而是孩子內心的情感太復雜,甚至有許多沖突,以至于只有用冷漠來掩飾了。正如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感覺一樣,有無私的愛,也有恨鐵不成鋼的咬牙切齒。我們也不必過于苛責孩子不能表達純然的愛,因為他從大人那里接受到的也是一種矛盾而復雜的感受,孩子還沒有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愛。愛的語言有很多,其實我們大人自己也需要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愛。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人們通常借用五種方式來表達愛,它們分別是:第一,肯定的言辭;第二,精心的時刻 (不僅僅是記住重要的日子,更重要的是給予對方全部的注意力);第三,接受禮物(一種象征的東西);第四,服務的行動 (做對方希望你做的事情或行動);第五,身體的接觸。我們首先要自己掌握好愛的語言,才能教會孩子學習和理解愛的語言,充分地去感受愛、傳遞愛。
■問題四:對事物不是很有追求,不像一般的孩子帶高帽子就行,軟硬都不吃
我單獨陪著孩子在沙盤室玩了一段時間,跟他大談陀螺戰士,孩子很開心地給我進行了陀螺表演。后來我們又聊起了他的學校、他的生活、他的苦惱等等,就在這樣無拘無束的氣氛中,孩子一邊聊天,一邊開始用手在沙盤里抓起沙子玩樂。再到后來,玩心大起的他到沙具陳列柜上找了輛小車子,將沙盤左下角的沙子,用小車子裝載好運到右下角堆放(見左圖)。一趟又一趟樂此不疲,并且告訴我他的目標,是要在右下角堆起一座小山!那份認真勁,讓坐在一旁的我內心有一種感動,因為我知道此時的浩浩,正在為了他自己的目標,熱情而努力地“工作”著!
■咨詢師建議
至始至終我沒要求過浩浩玩沙盤游戲,也沒有問他為什么前面堅決不玩,現在又要開始玩了。只是用好奇而欣賞的眼光陪伴著他,見證他的努力和成功。也許就在這一時刻,一份肯定的言辭,將陪伴著他在未來人生的路上,快樂又自信地為理想而奮斗!
■結論:孩子的問題大多數時候其實是家長的問題。作為家長,我們需要給孩子更多的耐心,更多的陪伴,而不是更多的要求,以身作則、學會表達愛意和支持,那么孩子自然能夠成為一個完整的、健康的人。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