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指導看圖說話
來源:濟南奧數網整理 文章作者:奧數網編輯 2011-03-17 13:25:03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的能力。由此可見,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觀察圖畫、看圖說話的能力非常重要。
一、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發展的特點,引導學生說完整的話。
培養學生說話說話能力是學校教育的一項基本任務。我們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就應注重對學生看圖說話能力的培養。小學低年級(一、二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①具體形象性。②由具體形象性思維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心理學“最佳期”理論告訴我們,小學低年級的兒童,其心理發展正處于“敏感期”,這時,如果采取恰當的手段加以訓練,則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圖說話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觀察、理解圖畫,進行說話訓練的一種方式。教師應針對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通過一幅圖或多幅圖指導學生觀察圖畫,練習說話,說話的內容可以是圖上看到的,也可以是由圖上內容聯想到的。在教學看圖說話的過程中,一定要逐漸引導學生說完整的話。
如圖,做看圖說話練習,教師提問學生:“圖上畫的是什么?”很多學生會說:“打電話”;教師應接著問:“誰在打電話?”強調說誰在干什么,學生就能想到媽媽在打電話或老師在打電話。教師可以繼續引導“誰在什么地方打電話呢?”“是什么時間,誰在什么地點打電話做什么呢?”強調人物、地點、干什么,引導學生逐步把話說完整,引導學生按照“觀察——理解——表達”的思路進行看圖說話訓練。
二、在看圖說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產生說話的愿望。
在看圖說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畫面,引導學生從圖畫的表面現象逐步想到事物內在的聯系,從人物的外貌、動作、表情想到他們的內心世界,以發展其思維,培養他們的聯想和想象能力。知指導學生看圖說話,還要鼓勵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或從近到遠,或從遠到近)獨立思考,用自己的話講述畫面的內容,不能用統一的答案或固定的句式來束縛學生。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之一是喜聽好說,求知欲強,表現欲強。但他們的思維尚未得到充分的發展,在說話時,意思表達不完整,各種語病較多。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看圖說話時應①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訓練要求;提供條件,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觀察圖畫的興趣,從而使學生產生看圖說話的愿望。②指導學生看圖說話時要訓練他們先想好自己要說什么,然后再舉手發言。當學生說話有誤時,教師不要打斷學生的話進行糾正,更不應訓斥、挖苦學生。③上看圖說話課,還應留一些時間,對本節課的說話進行總結講評,因為總結講評是看圖說話練習的繼續和提高。在看圖說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系統的、規范的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由“說”到“寫”,為學生升入高年級的寫作文打下初步的基礎。
三、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是指導小學低年級看圖說話的重要保證。
毛澤東同志曾說過:“語言這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這個苦功夫,不僅學的人要花,教的人更要花。
“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這就要求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基礎。隨著世界科技的迅猛發展和社會經濟的飛速進步,教師也應不斷地學習和積累經驗。勇于探索和創新,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使自己成為能說會道、能寫會道的多面手,使自己具有較強的鉆研教材、進行教學的能力,有比較扎實的普通話、朗讀、表達、板書、板畫等多方面的基本功。如此在教學看圖說話的時候,便能達到一邊敘述說話內容,一邊在黑板上信手揮來,反復再現出栩栩如生的圖畫,再現出說話內容的優美意境……
總之,教師在教學看圖說話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盡可能地符合小學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征,形象生動,教師的教學方法要靈活多變,使教學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同時要創造條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加快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從具體形象成分為主向抽象、概括成分為主的過渡,逐步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