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11-03-18 18:27:35 下載試卷 標簽:統計 二年級下冊教案
一、教學內容
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5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5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3.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趣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三、編排特點
1.內容的選擇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如統計學生體重的變化和視力情況、統計學生參加什么課外小組、過往車輛,調查同學們喜歡吃什么蔬菜等。
2.注意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
使學生在收集、整理、描述數據的過程過程中既學習一些簡單的統計知識,又初步了解了統計的方法,認識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如通過統計學生喜歡什么動物卡片、什么玩具、喜歡吃什么主食、喜歡什么體育比賽等,了解到大家的愛好、特長是什么,知道一些生活常識等等,使大家體驗到統計確實是很有用的。
3.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本單元教學內容注重對統計數據的分析,根據統計結果作出簡單的合理的預測,初步體會統計對決策的作用。如例2及后面的做一做、練習二十二的第2、3、4題,讓學生根統計結果據預測20分鐘后來的第一輛車最有可能是什么車?根據五年級比二年級近視的人多,根據一周每天電視機銷售情況和學生需要增添什么圖書等提出合理化建議,初步體會統計對決策的意義。
四、具體內容
本冊教材與上冊教材相比,最大的變化是:在已經學習了單式統計表的基礎上學習簡單的復式統計表;隨著統計數據的增大,條形統計圖的每格代表5個單位。
例1
(1)是在前面學習單式統計表的基礎上,設計了測量體重的情境,通過統計全班同學一年級和二年級時的體重,先分別用單式統計表表示,再引出復式統計表。
(2)由于學生已經學過單式統計表,復式統計表的填寫可讓學生自主探索后合作交流,最后全班進行討論達成共識,明確單式統計表和復式統計表的聯系和區別。
(3)根據統計表回答問題,可讓學生獨立思考,尤其是第3問,要讓學生多發表想法,對體重過輕或過重的同學提出合理的建議,體會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做一做
課外小組的項目不一定適合所有學校,教師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例2
(1)是在前面學習簡單的統計圖的基礎上,通過統計某路口20分鐘過往車輛的數量,使學生體驗隨機出現的數據收集和整理的過程和方法,體驗動態的統計過程,認識1格表示5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 根據統計圖表回答簡單的問題。
(2)在1格表示2個單位的基礎上,體會1格表示5個單位的必要性。
(3)沒有條件進行現場統計的學校,可通過放錄像或做游戲的形式進行統計,統計時注意用畫正字記錄,便于用1格表示5個單位。學生可在教師引導下獨立完成統計圖,如果統計中出現不是整5的數據,可在條形圖上方把數據標明,條形圖位置要基本準確。
(4)回答問題,先獨立思考,再進行全班交流,第3小題要讓學生多發表想法。
做一做
有條件的學校可進行社會調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市場經濟意識,體會統計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
五、教學建議
1.注意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
2.可以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靈活選取素材進行教學。
3.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發揮主體作用。
4.注意讓學生體會統計對決策的意義和作用。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