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段常規學習習慣的培養
來源:網絡整理 2011-03-23 14:24:47

1、認真聽“講”和敢于提問的習慣。這里的聽“講”應包括兩層意思:一是在課堂上要精力集中,不做與學習無關的動作,認真傾聽老師的點撥、指導,要抓住新知識的生長點,新舊知識的聯系,弄清公式、法則的來龍去脈。二是要認真聽其它同學的發言,對他人的觀點、回答能做出公正的評價和必要的補充。積極思考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使自己始終置身于教學活動中。要敢于及時將自己的想法或疑問有根據、有條件理、合乎邏輯地提出來,以便獲得及時的幫助并給共同探索提供機會。
2、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審題是進行正確計算不可缺少的環節。通過審題訓練,可以養成學生認真嚴謹的習慣,引導學生靈活地選擇正確合理的計算方法,提高做題的質量與速度。
(1)作題時,首先應讀懂題目要求,正確理解題意。
(2)學會觀察題型,正確運用定律、性質,使計算簡便。
(3)審題要始終貫穿整個解題過程,既要看全題,又要看運算過程出現的新數字、新情況,做到方法得當。正確的審題能夠保證正確、迅速的解題。
3、認真作業的習慣培養 。不良的習慣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影響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能力、影響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認真作業的習慣,是學生依靠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掌握能力的關鍵措施,對學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義。
(1)端正作業態度,及時、認真、獨立完成。在進行學生作業規范化訓練時,突出時間上的要求——及時,態度上的要求——認真,思維上的要求——獨立。同時緊緊把握住演算草稿和檢驗答案這兩個細節,對學生強化態度的嚴格要求。作業演算草稿的認真程度和完成作業能否自覺檢驗往往集中反映了學生的作業態度。如果學生的演算草稿也能象書寫那樣條理化、規范化,作業完成后對照演算草稿自覺認真驗算,不僅可以大大提高練習正確率,而且對于學生認真作業習慣的養成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2)學會讀題、審題,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完成作業的基本方法。學生在作業時往往提筆就做,不去認真的讀題、審題、分析數量關系、弄清算理,這就導致了作業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機械模仿例題的現象。今天教的是乘法,那么作業中所有題目全用乘法,稍有變形或引伸、綜合便錯誤百出,這不僅不利于學生認真作業習慣養成,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訓練,也是一種消極思維定勢的障礙。因此,認真作業習慣的培養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教會學生讀題、審題、分析數量關系,理解運用算理的基本方法;不僅僅解應用題要這樣,做計算題、概念題也同樣如此,如:計算題要求學生讀題,看清運算符號,分析計算數據,看有無簡便方法。再確定運算順序,動筆演算,這看起來僅僅是一種計算習慣的培養,實際上同時包含了思維的條理性和靈活性的訓練。
4、閱讀課本習慣的培養。數學書需要重讀、精讀、巧讀。
①計算過程重點讀。計算教學中不僅要讀算式、讀法則,更重要的是要訓練學生閱讀中間過程。
②數學概念應精讀。數學概念應按其結構來精讀,要力求讓學生學會理解概念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精讀概念。
③應用題要巧讀。關鍵詞語重音讀;省略句式補全讀;意思隱含換詞讀。閱讀是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和手段。
5、預習與復習的習慣。當前,有的學生沒有注意培養預習習慣,新課上完后,學生才知道學習了什么,這樣無準備的教學,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預習好比火力偵察,能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了解重、難點在哪里,帶著疑問上課,從而可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實踐表明,課堂上學生學會了的東西,課后還會忘記,這是大腦遺忘規律的表現。因此,只有及時復習,才能降低遺忘率,鞏固所學知識,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把平日所學的零散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彌補學生知識的缺陷。
低年級預習要求是讀指定課本內容,然后用圖畫來表示一些簡單數量關系。復習則以讀當天教的內容為主,學生用嘗試的記憶方法,把當天課堂學習知識告訴大家,適當記一些要記得知識。
6、仔細“驗算”的習慣。培養學生檢查的能力和習慣,是提高數學學習質量的重要措施,是培養學生自覺性和責任感的必要過程。
對學生的要求:練習后,學生一般應從“是否符合題意,計算是否合理、靈活、正確,應用題、幾何題的解答方法是否科學”等幾個方面估測和檢查。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