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考越演越烈 小升初,你為何如此沉重?(3)
來源:金羊網 文章作者:奧數網小編 2011-04-26 09:24:45

剖析“公辦學校感嘆不公”的種種苦衷
觀點
取消小升初考試的政策實施至今,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除非民辦學校取消入學考試,否則“取消小升初”失去意義!
與省實天河附中相鄰的天河區第75中學同樣遇到與天秀中學相似的困境。
校長陳云貴告訴記者,本來他們對口招的是先烈東、沙河、銀河等6所小學800名左右學生,但每年最后都有近200人考“名校辦民校”走了,這對學校辦學質量影響很大。“我們還有個劣勢是辦學條件不足,每年初二都要去另一個校區上課,所以能考走的都走了。”他不無激烈地說,“這十幾所‘名校辦民校’每年‘掐尖’把優質生源挑走,其他學校怎么發展?!”
記者了解到,近五六年來,各區普通初中的生源流失日趨嚴重,不同學校之間教育資源嚴重失衡的局面日益固化。比如去年海珠區94中招10個班,只收到4個班學生;26中去年也只收到一半學生。對“名校辦民校”們“坐擁”、“囊括”了大批優質生源,諸多公辦學校最大的意見就是“不公平”。
一位中學校長激烈地抨擊道:我們是常規招生,地段再差也要收;他們是選拔招生,優中選優,怎比?!它們既利用國有品牌,又搶好生源又賺錢,一舉多得!有校長批評道:“這些名校就是‘假民校’,利用名校效應、通過廣告宣傳把家長擇校愿望撩撥起來。事實上它的師資不算強且流動性大,靠的就是有一流的生源。”
學生的大面積流失,讓部分公辦初中“痛定思痛”闖出一條新路。有中學校長如此鼓勵教師:“學生不愿來,我們只有背水一戰———改革!”以越秀區東環中學為例,面對有一半學生流走的現實困境,積極推行小班化教學,幾年下來已取得不錯的成績,受到業內矚目。海珠區實驗中學(原42中)在連續多年生源嚴重流失后去年轉為實驗學校。校長裘志堅告訴記者,通過走外語特色道路招區內英語特長生,才引進一些優質生源,加上教學質量上得快,現在只流失五六十人。
社會上的一種觀點是,這些“名校辦民校”被認為是教育質量最好的“尖子集中營”,廣州的初中教育分化已越來越明顯。但對此,普通中學校長們卻有不同看法。
采訪中有多位中學校長特別向記者強調“加工能力”四個字,有校長直言不諱指出:“很多家長都說看中民校升學率高。民校高進自然也就中高出;如果一個學校是低進高出,進步率高,那這個學校的‘加工能力’強,是好學校!”他直言不諱地說:“中考中水平性的測試內容占了85%,完全可以通過應試猛灌得高分,家長一定要注意到部分孩子高分低能、后勁不足的情況。”
華南師范大學基礎教育培訓與研究院王紅常務副院長認為,目前教育已經異化,學校不是講“有教無類”———無論什么生源,把學生教好,而是把生源質量作為生命線。“國有民辦學校也要講生存,講辦學效果,那它必然篩選生源。廣州沒有羞羞答答,而是大張旗鼓地篩選學生。”采訪中,記者也聽到一種聲音:公辦學校是公平教育,民校是優質教育,公校采取就近入學或電腦派位的方法招生,民校卻可以選拔考試。“許多聯考的民校死死抓住民辦教育促進法第二十七條‘可以自主確定招生范圍、標準與方式’,而故意忽略了前面的規定‘民辦學校享有與同級同類公辦學校同等的招生權’這一主要規定。其實,‘規定’的這一條款是為了保障民辦教育不受歧視,而不是給予民辦教育以特殊權利。根據義務教育法,民辦教育的義務教育階段同樣也只能夠選擇適齡兒童免試入學的規定。”廣東第二師范學院許錫良副教授尖銳地指出,“聯考說到底是為了形成利益集團聯盟的需要,形成生源壟斷與控制,是一種非公平競爭。”
省人大代表祁海在今年的“兩會”上已提出,既然學校教育資源不均衡長期存在,那不如恢復“小升初”考試,按考試分數錄取。他昨天向記者感慨道:“取消小升初考試的政策實施至今,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就如皇帝的新衣,看上去虛美,但其實學生還是要考。”他表示,除非民辦學校也取消入學考試,否則“取消小升初考試”并無實質意義。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