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區房,擇校而居卻頻遇陷阱
來源:互聯網 2011-06-30 13:15:47

孟母三遷,擇鄰而居,重視教誨向來是國人的精巧傳統。在社會飛速成長的本日,諸多家庭望子成龍,更是愿意擇校而居。因此,在當今樓市中,配套的教誨資源總能為樓盤添色很多。
據業內人士介紹,福州市區內劃片名校的住宅區比同地段的其他房產價格高出10%-15%左右。以劃片福州名校錢塘小學的住宅為例,即便是建筑年代久遠的磚混結構房屋,在二手市場上的成交價格也達到每平方米萬元以上。
一些郊外新盤的開發商為迎合購房者望子成龍的心理,紛紛與名校聯姻,實行合作辦學,這一度成為風靡福州房地產行業的營銷手法。
只是,那些沖著優良教育資源而咬牙承受高房價的業主們,真能如愿以償“傍”上名校嗎?
擇校而居卻頻遇陷阱
2007年8月,又到一年新生入學時節,位于倉山學區內的使館區9號的業主們卻是一臉愁容。業主張先生告訴記者:“使館區9號項目與名校倉山小學僅一步之遙,當初購房時,開發商曾經承諾使館區9號教育劃片在倉山小學。”但到了該入學的時候,大家等來的卻是遠離樓盤所在地的一般校―――施埕小學的入讀通知。對此,業主們叫苦不迭。要知道,當初沖著這一教育資源,他們承擔了比當時平均房價高出不少的價格。
同樣,家住宏揚新城的小王也有一肚子苦水。
今年5月,小王相中了一套位于楊橋路宏揚新城的二手房。據中介公司介紹,該住宅區劃片福州18中與則徐小學。雖然房價不菲,可沖著這兩所學校的知名度,小王咬牙買下了這套房子。
然而,當小王將孩子的戶口轉至宏揚新城時卻傻眼了,則徐小學招生辦的工作人員告訴他,因為學校人數超員,宏揚新城的適齡兒童將被劃片到一般校―――息峰小學就讀。小王對這筆高昂的“教育房產投資”后悔不迭。
相比之下,家住融信第一城的鐘先生的經歷更加荒唐。早在2005年,融信第一城在銷售時就大打“教育牌”,稱將與名校麥頂小學合作,建立“融信麥頂小學”,并且在短期內就可以招生入學。
兩年多時間過去了,據業主們介紹,融信麥頂小學迄今尚無成型的地面建筑,連該樓盤的銷售人員都不知道學校建在哪兒。而倉山麥頂小學負責人明確表示,融信麥頂小學與倉山麥頂小學并沒有任何關系。
與鐘先生一樣,家住名城港灣的陳小姐也被房地產企業炮制的教育資源“煙霧彈”所迷惑。
2006年,位于東部新城的名城港灣打出了“把烏山小學搬回家”的誘人廣告。烏山小學具備優良師資,與其聯姻的房產項目自然受到不少購房者的歡迎。
然而近期不少名城港灣的業主卻發現,購房時宣傳沙盤上出現的學校建設用地現在被規劃為高層樓房,原本的學校配套操場也取消了。陳小姐聽說開發商已經不再打算建設分校了。
記者隨即以購房者身份致電名城港灣售樓部詢問入學事宜,銷售人員雖然竭力否認了上述傳言,但卻表示:“學校教室等教育配套設施已經由名城地產承建完成,但具體師資力量的分配還取決于教育部門,烏山小學名城港灣分校何時建成招生并不是房地產企業就可以決定的。”
理性看待動態資源
以教育資源為幌子的房地產營銷騙局讓很多購房者吃了大虧,現在不少人“學乖”了,開始以理性的眼光看待這一問題。最近剛剛置業的陳先生告訴記者,他在購房過程中就沒有考慮擇校因素。因為教育是一種相對動態的資源,今后總會發生一些變化。如每一年的教育劃片區域都會有所變動,購房者無法拿捏準確。
陳先生的看法并非毫無依據。如今福州市區內達標校、中心校的招生人數往往大幅超標,促使教育資源必須進行重新分配。如上文所述,使館區9號與宏揚新城的業主們所經歷的遭遇,就是教育劃片“版圖”不穩定所造成的。
據了解,福州不少樓盤開發商都在積極“創造”名校,以“合作辦學”的方式與傳統名校打造“合作名校”。目前福州已經有數家已建或正在籌建的“合作名校”,走的都是房地產企業出資建設、與教育部門或學校合作辦學的道路。今年9月,仁文?大儒世家與錢塘小學合作創建的錢塘文博小學正式開學招生,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反響。不過,該校剛剛創建,具體的師資和教育質量如何還有待檢驗。
正準備購房的市民甄先生對此深有體會:“現在有些房地產企業就是利用了購房者望子成龍的心理,標榜將來業主的孩子能入讀名校。事實上,那些分校的師資力量、教育水平無法與校本部相比。更何況現在一些‘合作名校’的規劃遲遲未能落實,這也讓我們購房者很不放心。”
“合作名校”隱憂重重
甄先生的見解得到了不少業內人士的認可。不少人認為,名校品牌是幾代人努力與文化沉淀的結果,要有生源與教育質量的保證。現在不少新社區內遍地開花的“合作名校”,教育質量難有保障。
福州道博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景楓指出,房地產企業與名校合作辦學暗藏不少隱憂:
首先,各色“合作名校”可能會出現產權不清的麻煩。目前教育地產的最主要的方式是由開發商出資建校,提供教學所需的硬件設施,相關學校則提供教學管理資源和教師隊伍,新學校的收入靠招生、教學所得。這樣,新學校既包括國有資產部分,也包括開發商投入的私有資產部分,權屬不明晰,日后易產生糾紛。
其次,在樓盤銷售階段,開發商為了吸引購房者而出錢建學校。但教育是具有長期性與延續性特點的產業,倘若開發商不愿長期投入,學校進入正軌運營后便可能遭遇資金危機。對于項目銷售周期與經營周期短暫的房地產企業來說,如何持之以恒地扶持“名校”將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第三,此類“合作名校”學費居高不下也為不少購房者所詬病。許多人認為,開發商出錢辦學是一件好事,但把經營成本轉嫁到業主身上卻很不妥當。現在很多“合作名校”都成了高收費的“貴族學校”,學生的入學費用往往比公立學校高出一大截,家長們不堪重負。
“教育牌”作為福州樓市房產營銷的一把利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這種所謂“合作名校”的模式在落實過程中逐漸暴露的弊端,已經引起社會的關注。對購房者來說,選擇樓盤時應該理性看待其配套的教育資源,不要被各種有名無實的宣傳所欺騙。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