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需注意孩子小升初后四大變化
來源:長沙奧數網整理 2011-08-23 20:01:33

小升初后孩子學習上有何變化呢?其中最常見的是:在小學的時候成績不錯,可是一到了初中卻出現了滑坡現象,其實這是小升初銜接過程中的常見現象。那么,該如何做好調整呢?小升初銜接培訓可以讓孩子提前適應即將到來的初中生活。有關老師指出小學和初中在學習方法上的四大不同,并提供了應對的策略。
一、從隨意性學習到目標性學習
進入初中以后,由于學習內容和學科的變化,原先的學習方法和習慣要隨之改變。原本可能通過短計劃就能實現的學習任務和目標,到了初中之后則要求學生有一個“長安排”的計劃才能實現。
策略:做一周學習安排
家長要培養孩子制定一周學習計劃和安排一周學習任務的習慣。
二、從傳授性學習到理解性學習
進入初中以后,學生的學習由直觀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識點變成了更為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小學生的學習可用眼看、手寫、腦記六個字來概括,而到了初中,又增加了理解這個環節,并在理解基礎上進行分析。
策略:多提問、多思考、多總結
由于小學本身知識量少且時間充裕,所以小學老師的教學進度較慢,講解也更詳細具體。但初中科目增多,每個老師的講課時間都是規定好的,老師必然要改變授課方式。因此,家長從現在開始就要培養孩子多提問、多思考、多總結的學習習慣。
三、從指令性學習到計劃性學習
從小學升入初中,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小學階段的學習主要依賴老師的安排,學生只要完成寫字、造句、背課文這些老師下達的簡單“學習指令”就行。但初中則要求學生自覺主動并且有計劃地學習。
策略:學會預習,提高學習主動性一般的學生只是單純完成學校和老師交給的作業就覺得完成了學習任務,而優秀的學生基本上都有預習課本的學習習慣。從小學升入初中要求學生的學習態度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四、學習內容從單純性到多樣化
小學和初中面臨的任務和學科學習的內容差異很大。總體來看,小學的課堂教學容量小,作業量小,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鞏固,主要是語文、數學和英語三大學科的學習。
到了初中,多出了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等幾大學科,而且知識系統性比較強,需要孩子課后花時間去消化,不然很容易導致成績下降。
策略:別偏科,多看看基礎學科小學階段的學生如果偏科現象過于嚴重,現在就應開始糾正孩子的偏科習慣,讓孩子在課余時間多看看與基礎學科相關的書籍,涉獵這方面的知識。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