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小升初要做到輕松勝出,孩子在重點中學的數學測驗中脫穎而出是十分必要的。從三年級就開始學習的奧數積累到六年級,孩子做過無數的題目,見過無數的題型,但能反映在小升初那張試卷上的,無非也就那么幾個知識點。而在這些知識點中,重要的無非也就是這么幾個——"數、行、形、算"。
何謂"數、行、形、算",也就是數論,行程,圖形、計算四個問題。數論難在它的抽象,這是區分尖子生和普通生的關鍵;行程問題復雜就在其應用,孩子在做這類題目的時候,要求的不僅是其思維,還有其表述;圖形問題(幾何問題)雜而難,重點要求的是面積的計算,這是中學教育的開始;計算是基礎,是孩子取得高分的必要保障。
由于這四個問題,學生容易入門,但不易熟練,時常犯錯誤,因此成為近年來重點中學考試的熱點,據統計清華附中近年來的這幾大問題的考題占據全部了80%左右,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仁華學校六年級等對這些問題的考察也十分偏重,而數論和行程問題的考察更是重中之重,往往占到一張試卷的50%.如何復習這四方面的內容呢?
對于圖形問題,我們要說的就是培養孩子的形象思維,重點加強的是面積的計算。計算的技巧和方法也是在做題的總結和加強的,這里重點介紹一下數論和行程問題的復習方法。
數論在數論學習中學生往往容易犯如下幾個錯誤:
1、讀題障礙。數論的題目敘述往往只有幾句話,甚至只有一行,可就這短短的幾句話,卻表達了很多意思,學生如果讀不出題中的意思,題目通常會解錯。
2、知識僵化。由于數論問題非常抽象,大多數學生往往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來"消化"所學的內容,導致各個知識點都似曾相識,但遇到實際題目卻一籌莫展。例如,說起奇偶性都知道怎么回事,馬上就開始背:"奇數+奇數=偶數……"可是在做題的時候就想不到用。
3、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對于數論定理的靈活運用很欠缺。提起定理都能一字不差的背下來,但是對各個概念和性質缺乏整體上的認識和把握,更不用說理解各知識點之間的內部聯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