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名師談輔導孩子小升初的心得體會
來源:長沙奧數網整理 2011-10-11 10:55:29

現在家長們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很好的現象。但有時候家長操之過急報的培訓機構過多加重了孩子的負擔。小升初考試最難的部分或許就是數奧了,所以很多孩子二,三年級可能就是培訓機構的常客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奧數。有的孩子只適合在基礎上稍微拔高學些 簡單的奧數,有的孩子可能適合學些中等難度的奧數,真的能應對競賽攻關題目的小孩可能百分之五都沒有。再這里,我建議家長們對您的小孩要有個準確的定位。看您的孩子屬于哪一類。然后再根據他的情況去定位學習的內容。在這里我說下數奧和小升初考試的區別。在今年我研究了多套長沙和株洲地區小升初的題目。相對來說株洲地區的題目容易很多,有一大半的基礎題,比較難的題目只有一兩個。長沙考試一般以簡單和中難競賽題為主有少量難題和基礎題。而真正意義的數奧是如08年以前的全國小學競賽(已取消)華羅庚金杯賽,希望杯等。這些比賽沒有基礎題,題目比較難和靈活。很多題目初中老師都做不出,如果你不是搞過競賽的。這樣說吧如果能從容解決全國小學競賽決賽難度的學生,考小升初或分班考試肯定是能得高分的。去年暑假我帶了一個麓山的學生,之前他沒系統學過,但三年級就開始學習這個。經過12個上午的訓練,去年他參加麓山分班考試100分數學卷子得了96.但他做98年全國小學賽12個填空題只對了6-7個。只要能攻克歷屆全國小學賽決賽題目,分班考試真的不在話下。我當年參加98年全國小學競賽得80分(10分一個填空12題)當時有2個題目不很熟悉,有2個題目粗心丟了。那考試只要答案。我當年基本系統了小學競賽的知識除了復雜的抽屜原理和計數問題,別的題基本不存在不會。
為什么很多小孩學了幾年沒什么成績了?因為他們在學招式,學套路并沒有形成能力。而真正的高手是學思維和理念,學轉化和化歸。很多孩子小升初考完后,以前做的很拿手的題目都不會了。我一直在反思原因。實際上我們學習不能完全為考試,而要為今后的發展。很多人認為學奧數只是個門檻,與初中內容沒關系這就大錯特錯了。這樣和你說吧小學學的錯位相消法,倒寫相加法。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一些知識高中還要用到。有些排列組合的小學競賽題比高考填空題不會簡單。雖然只是運用了加法和乘法原理,有時候可能還要遞推。小學競賽學的好的初一應用題基本小兒科了。 此外如面積法共邊定理在初中幾何問題中還有大用處。在此我建議各位家長看下張景中院士的平面幾何新路和新概念幾何。入手一般初中生甚至小學生都能看懂,但卻可以解決高難度幾何題。他主要用面積法解題。
奧數學習最大的好處是提升思維能力,培養堅韌的意志品質。在此我建議思維能力強的學生要系統學競賽,形成知識體系真么考都不怕了。很多培訓機構只顧創收,最好不要上大班。株洲的小孩我在周末可以為您服務。五年級以下思維能力強的學生我可以系統教奧數,有的內容小升初不一定考。但如何口算,如何逆向思維,如何由果索因,如何抽象問題具體化這些理念我也會在教學中慢慢幫小孩形成。有了好的理念初中和高中學習數學依然輕松。很多孩子為何高中數學難度一陡增就受不了了,就是沒有形成好的思維習慣和理念,學招式。下面我具體談談我是如何教三類孩子。對于有些完全不是競賽的料的我立足抓基礎,尤其是計算題和解方程。這類孩子思維不活愛按部就班,抓好計算他考試成功的可能就很大了,特別是考株洲的學校。應用題這塊除了特別容易的我都是教他們用方程解。因為方程等量關系相對明顯對思維要求不高,這類學生只要有了好的計算功底,能列出方程問題就好辦了。至于那些中等難度和難題只有放棄,但抓的扎實考株洲的景炎,外國語還是比較容易的。這類學生考長沙就難些。如多次相遇。貌似少一個條件的用比例解的問題,還有用線段比等于面積比解題他們沒學的必要。計數問題,行程中的接送問題,多項工程問題這些競賽難關都可以放棄,關鍵抓基礎和簡單的競賽。如1/2+1/6+…+1/90,1/3+1/15+1/35+1/63這樣簡單的競賽計算,信息題還有新定義運算。面積問題抓些公式綜合運用的,還有利用被減數減數同時補上一塊來解決的問題抓下。
應用題抓如雞兔同籠,盈虧,基本的一次相遇和追擊問題,表面積和體積的變化,列方程解分數應用題等。其實學精通了這些與初中的基礎學習很有好處。特別用方程解應用題。這些學生呢最好學會如何解含有分母的方程,學會最小公倍數法。另外還要加深他們對分數應用題單位1的認識,以及對比例尺的認識。實際上比和是后面的量就是那句話的單位1.他們在準備小升初考試時候初一上冊的內容無形中就學了很多了。這類學生我都是教適合他學并且稍微努力能學會的。這樣學生到培訓機構大班學那些競賽攻關問題就是聽天書,時間長了家長的錢花了小孩還沒有興趣。孩子缺什么但經過學習比較容易提高的就學這些,一來孩子有興趣了二來孩子還是有相當提高。即便不能進入長沙名校,小孩的數學能力還是會提高很多初中學習應該不會太困難。
對于第二類學生,我著重教容易的競賽和中等難度競賽。這類學生有較好的思維能力,但抽象能力不是很好。特你是多次相遇中結合比的問題或還結合流水行船的問題基本是沒學的必要。幾何共邊定理也只要學最簡單的就可以了。解商品利潤問題沒具體數量的問題也不適合多講,學會有具體數量的稍難的題就可以了。分班考試和小升初考試畢竟難度還比不上全國小學賽初賽。我當年初賽120滿分得了100。這類學生可以教他們如牛吃草問題,二次相遇和追擊問題但只要講最簡單的多次相遇就可以了,講多了超出孩子能力范圍的時候,他就會失去興趣。面積問題都以具體的復雜點的好,抽象問題不適合講。能靈活運用正反比例解題恐怕難,尤其對抽象問題。比如行程問題中只有路程沒速度和時間的題目。對于這些學生可以教他們如何解簡單二元一次方程組還有二項式乘以二項式。這些學生可以教些稍微復雜的分數應用題還有工程問題。計算問題只適合講進行多次簡便運算的題。換元和復雜的裂項他們很難接受。
最后我著重講下這些數奧的好苗子。這些孩子更沒有必要放在培訓機構。我可以系統教小學競賽進行專題突破。實際上小學競賽就幾個大專題。圖形問題,行程問題,分數應用題,利潤問題,計算問題,雜題,計數問題,數論問題八大板塊。系統學習了小學競賽對今后初中競賽的繼續學習是很有好處的。我覺得這類學生不應只把眼光放在分班考試。而要扎實提高自己的實力。這些孩子學習的主要問題一般在復雜行程問題還有計算中技巧性強的,利潤問題中抽象問題,還有雜題和計數問題。教他們我采用專題突破的方法。行程問題教會他們
直線型多次相遇規律:每迎面相遇一次兩人所走路程增加2個全程,每背后追上一次多追2個全程。(對開始相向還是同向都適用,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共走一個全程,第一次追上追一個全程。同向第一次相遇共走2個全程,第一次追上共追2個全程)
開始如果相向而行第n次相遇共走(2n-1)個全程,第n次追上也是共追(2n-1)個全程
如果從同一地點同向而行,第n次相遇共走2n個全程,第n次追上共追(2n-1)個全程
環形跑道多次相遇:相向而行每迎面相遇一次增加1個全程;背向而行每次追上一個全程。
深入理解這幾個規律就水到渠成了。面積問題教會他們共邊共角定理,梅捏勞斯和塞瓦定理,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構成的X和A型圖的五個比例式并能比較靈活 ,不但小學解幾何題能力大漲對今后初中競賽學習幾何還有很大益處。至于抽象問題就可以用具體設數字的方法來解決。計算的裂項他們主要沒接觸過,只要稍微點撥是不難學會的。另外我還教了整除判定的方法特別是20以內質數判定很有用的。計算部分他有了強烈的換元意識,此外用分配律和數形結合深入教他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尤其換元到了初中尤其高中大有好處的,現在訓練了這個理念今后絕對比別人輕松的多。整除判斷和口算技巧是提高解題速度的。這樣學生一般數感不錯,學這個容易深入學會。計算問題關鍵要深入理解加法和乘法原理輔助以枚舉法也不是很難。雜題部分抽屜原理綜合運用難些需要慢慢訓練至于推理問題多練習幾個是容易的。這些好苗子尤其是和我學了面積法之后對數與形的理解遠比一般小孩深刻。
最后不管您的小孩是什么層次,學數學一定要學理念不要去學招式,招式太多了。學招式學的死板些并且靠把某一類考試題型做20個這樣的做法只能段時間對付考試,但對提高數學實力沒有一點好處 的。可能還會起反作用。對于不同層次學生掌握的理念深淺不同。組后建議您的小孩做題最好一題多解,在這個主動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就提升了思維。這就是我的理念,我當年就是這樣學數學的,所以在數學這個方面我的自學能力比較強。五年二期的時候學完了小學內容并且還會解二元一次三元一次方程組中不是特別難的了。在幾何方面對勾股定理有所了解。當形成了抽象問題具體化,陌生問題熟悉化,復雜問題簡單化的時候問題就好辦了。拿到難題不熟悉的題目我們就會自覺調動已學知識儲備來熟悉化,具體化,簡單化。靠壓考試題型然后把每個題型做幾十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這甚至不如把一個題做3種方法效果好。學生最好是一個題想10種方法,遠比去做10個題每個題目只一種方法強。靠培訓機構那種壓題型或許考試能考號但真正實力并沒什么提高,這對孩子今后發展沒有好處。再次強調學數學要學理念,不要一味去學套路。再就是知識系統化。還有不要報太多機構,找個可以信賴老師學。如果是牛孩可以系統地學奧賽。一般孩子學適合自己的內容,但每次學習一定要打殲滅戰。遇到難題不要輕易退縮,冥思苦想后得出的結果是最甜蜜的。最后希望我能為大家服務。希望能和大家稱為知心朋友,謝謝。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