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試題庫 > 單元測試 > 數學單元測試 > 六年級數學單元測試上冊 > 正文
2011-10-28 18:07:53
小升初數學總復習(五)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主要內容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學習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圖形的放大和縮小,能利用方格紙按一定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初步體會圖形的相似,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使學生聯系圖形的放大和縮小理解比例的意義和作用,認識比例的“項”、“內項”和“外項”;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
3、使學生在認識比例、應用比例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不同領域數學內容的內在聯系,增強用數和圖形描述現實問題的意義和能力,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考點分析
1、把一個圖形按一定比放大或縮小,就是把它的每條邊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
2、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4、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5、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意三項,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一個未知項。求比例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典型例題
例1、(把圖形按某個比相應放大或縮小,形狀沒有改變,只是大小變了)
(1)長方形A的長是1.5厘米,寬是1厘米;長方形B的長是3厘米,寬是2厘米。這兩個長方形的長有什么關系?寬呢?
(2)如果要把長方形A按 1:2的比縮小,長和寬應是原來的幾分之幾?各是多少?
分析與解:
(1)長方形B的長是長方形A的2倍,寬也是長方形A的2倍。或者說長方形B和長方形A長的比是2:1,寬的比也是2:1。
把長方形的每條邊放大到原來的2倍,放大后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長方形的比是2:1,就是把長方形A的長和寬按2:1的比進行放大。
由此可見,放大或縮小前后圖形形狀沒有改變,還是長方形,只是大小變了。
例2、(根據指定的比,將圖形按要求放大或縮小)
先按3:2的比畫出長方形A放大后的圖形B,再按1:2的比畫出長方形A縮小后的圖形C。(1)圖B的長、寬各是幾格? (2)圖C呢? (3)觀察這三幅圖形,你有什么發現?
點評:按比例放大圖形或縮小圖形,關鍵是要先根據比確定是放大還是縮小,然后確定好每條邊的長度,畫出圖形就行了。
例3、(將兩個相等比寫成一個等式)
圖B是由圖A放大后得到的,你能分別寫出這兩幅圖中各自的長與寬的比嗎?比較寫出的兩個比,你有什么發現?
點評:像這樣的比例一共可以寫8個。但它們不變的是2和7要么同時為內項,要么同時為外項,而1.4和10這一組數也一樣。寫的時候可以一組一組地寫了。
例7、(按比例放大的含義)
王叔叔在電腦上將下面的圖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的圖片的長是12.5厘米,你有什么發現?
分析與解:按比例放大就是把原圖形中的各部分線段都按相同的比放大,放大前后的相關線段的厘米數是可以組成比例的。兩張圖片長的比與寬的比可以組成比例,兩張圖片中各自長、寬的比也可以組成比例。
例8、(解比例)上圖中寬是多少厘米?
分析與解:在解比例時,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轉化為積相等的式子,然后再根據等式的性質來解答。
解:設寬是ⅹ厘米。
答:放大后圖片的寬是10厘米。
點評:像上面這樣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