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校難成現階段教育最突出問題
來源:中國青年網 文章作者:馬婷婷 2012-03-06 10:42:16

“一個家庭對教育的支出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教育的公平問題。” 郗杰英委員結合2011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做出的一份調查報告,針對教育公 平問題表達了自己的見解。郗杰英委員說,2011年5月至6月期間,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選取北京、哈爾濱、石家莊、銀川、成都、西安、南京、廣州8個城 市,針對義務教育階段的4960個家庭就“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家庭教育支出數額、結構、比例、效益、自我評估、動機”等問題進行調查。
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說“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資源配置要向中西部、農村、邊遠、民族地區和城市薄弱學校傾斜。繼續花大氣力推動解決擇校、入園等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這段話,引起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的共鳴。
擇校問題依然是需要治理的重點
郗杰英委員表示,義務教育階段擇校行為突出,反映了公共教育資源之間差距較大。“調查顯示,有26.6%的家庭表示支付過擇校費或贊助費。擇校是校際之間差距的直接反映,該數據反映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城市學校之間的差距較大。”郗杰英表示,雖然國家出臺了“就近入學”、“一費制”等政策解決擇校問題,但是,調查顯示仍有四分之一以上家庭起碼交過一次擇校費,而且擇校費之間差距巨大,沒有統一標準:39.1%的擇校費在5000元以下,而15.6%的擇校費在20000元以上,最高的達到8萬;沒有交納擇校費而有擇校行為的家庭還無法統計,據2009年北京師范大學的調查顯示,有擇校行為的學生達 40.5%,而本次調查顯示,只有26.6%的家庭交納過擇校費。所以,其中以其他方式擇校的行為勢必存在。由此可見,擇校問題依然是我國義務教育階段需 要治理的重點區域。
郗杰英認為,擇校問題是優質教育資源不均衡造成的。巨大的子女教育投入已成為很多家庭的負擔,相關部門一定要采取相應措施,否則不但會讓家庭產生沉重的經濟負擔,同時也會讓孩子產生嚴重的心理負擔。我們對教育部最近出臺的治理擇校行為的8項措施寄予期待。
最后,郗杰英委員還建議增加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投入,“只有政府拿出一部分財政補貼給公立學校,才會有更多的學校愿意接收農民工子女入學。農民工為城市的發展奉獻了自己的力量,創造了財富,理應對他們子女教育給與投入。”
編輯推薦: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